约5160个字。
吴起县第二中学先学后研学案设计
七年级()班
科目 设计人 审核人 授课人 学生姓名 授课时间 学案时数 总课时数
语文 刘伯温 2011.12 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名著导读《伊索寓言》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讲故事、评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3、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一、【认识作者】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善于讲动物故事。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还善于用寓言讽刺权贵,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二、【了解背景】
《伊索寓言》一共10卷,《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曾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余篇。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这些小故事中也蕴涵着一定的道理。
在人类社会还没有用法典来评判是非的历史时期,《伊索寓言》中的道德准则便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甚至起到了代替法律的作用。
三、【关于寓言及《伊索寓言》概要】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体裁。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的特点是劝谕性,讽谏性。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确实,《伊索寓言》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的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读《伊索寓言》不仅能使人明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还能增长智慧丰富头脑,更能从中得到巨大的艺术享受。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是一读再读。
四、【《伊索寓言》影响】
1、文学价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