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5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1、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时间好比一个良医,它能教我们医治流血的伤口。时间如同一位慈母,它将帮助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
2、不增删、不更改下面一句话的任何一个字,写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
  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自己虽然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
  解析:只需将偏句和正句对调一下,调整个别字词即可。
3、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句是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B、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将聊斋故事。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
  C、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挡。
  D、纺织厂里的机器隆隆地响着,和着我的心跳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答:A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君谓毅曰:“此钱塘也。”毅起,趋拜之。钱塘亦尽礼相接,谓毅曰:“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不然者,是为泾陵之土矣。飨德怀恩,词不悉心。”毅 退辞谢,俯仰唯唯。然后回告兄曰:“向者辰发灵虚,巳至泾阳,午战于彼,未还于此。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愧惕惭惧,不知所失!”因退而再拜。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君怃然曰:“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然汝亦太草草。赖上帝显圣,谅其至冤。不然者,我何辞焉!从此以去,勿复如是!”钱塘君复再拜。
  1、对下列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飨:同“享”,受。
   B、向者辰发灵虚,巳至泾阳 巳:上午7时至9时。
   C、帝知其冤而宥其失 其:指钱塘君。
   
  答:B。
  解析:巳,上午9时到11时。
  2、下列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帝知其冤而宥其失——上帝知道了我(钱塘君)的冤屈,也就宽恕了我的过失。
   B、前所谴责,因而获免——连以前所谴责的罪过,也因此得到赦免。
   C、愧惕惭惧,不知所失——惭愧惶恐,不知道有多大的过失。
   D、赖上帝显圣,谅其至冤——全靠上帝圣明,体谅她(龙女)的极大冤屈。
   答:A。
   解析:句中第一个“其”指代龙女。
  3、对此段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钱塘君刚直勇猛,其勇武侠义的行为,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强烈的反抗情绪和美好愿望。钱塘君也是个人神合一的形象。
   B、钱塘君在盛怒之下,毫无顾忌地厮杀一气,扫荡一切。这说明他也不失为一个封建制度的叛逆者。
   C、钱塘君对冒犯宾客的举动,能引咎自责;他的“草草”行为一经兄长指出,亦能知错认错,性格开朗。 
   D、洞庭君是以“仁君”的形象出现的。如对柳毅的义行十分感激,见钱塘君回来就急切询问性命、庄稼的损伤情况等。
   答:B。
   解析:狭隘的复仇心态,不足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