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说课
江苏大丰市万盈二中 陈继军
一、说教材
1、《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编者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分别编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课文,它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一篇新增加的课文,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让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
①、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②、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
③、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过了鲁迅先生的《社戏》,同学们已经初步表现出对地方风俗的浓厚兴趣。加上端午节是同学比较熟悉的节日,所以这一节课的任务是让同学们对风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学会对人物的多角度描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①、对赛龙舟精彩场面描写的赏析。
②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教学难点是: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相结合。
二、说:程序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共分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精读课文、小结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1、导入
由提问传统节日而引出端午节,接着多媒体介绍屈原的传说并让学生结合当地来说出一些端午节的的风俗习惯,用多媒体动画为学生拓宽知识面介绍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再以“同学们想知道湖南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吗?”一句来引导揭题,板书课题“端午日”--沈从文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计划是5-8分钟
2、在初读课文阶段,我设计了探究目标:
(1)自由学习过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
(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并以些为纲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用第三个问题导入下面评析“赛龙舟”“捉鸭子”的场面。这一过程计划是8分钟
2、精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