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500字。

  8.小狗包弟
  巴 金
  编制:        审核: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相关资料
  ●作者名片
  巴金,原名          ,字芾(fú)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
  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
  《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
  “爱情三部曲”(     、      、     )“激流三部曲” (       、
  、      )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等小
  说,又发表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         、        等,散文
  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
  《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写作背景
  (勾画重点)
  本文选自《随想录》。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丧失做人的权利和噩梦般的经历和遭遇;许多亲朋好友以至爱妻非正死亡,过早地离他而去;进入老年后,对社会、历史深刻的反思。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爱,希望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情;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讲出自己心里的真话,偿还积蓄在心灵上的欠债——这一切成为巴金创作《随想录》的缘起。正如他自己所说:“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浓血。我知道不把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样的浓血。”在作品中,作者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当做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出并剔除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夯实基础
  ●注音
  舔舐        作揖        租赁        篱笆        叱骂        包袱        
  解剖        绿草如茵
  结构图解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尾声。请将本文结构及作者情感脉络填入下表。
  楔子:戏曲或小说的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层次 概括内容 情感脉络
  楔子(1)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  
  发展(       ) 七年相处 
  结局(       )  
  尾声(   ——13 )  
  思考:
  1.作者认为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2.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3.小狗包弟送走后,作者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分别说明理由。
  拾纸救夫
  冯骥才
  这人姓李,在离县城三四十里路、紧挨着潘金莲老家的一个公社小学,当语文教师。此人善讲故事;无论听来的还是从书上看来的故事,全能记住,装满一肚子。张口就来,很少重样儿。他属于那种在课堂上随意发挥的老师,课讲得活,趣味横生,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听他讲课时生怕听到下课铃。你知道,小孩子们上学都是最爱听到下课铃的。你想想这人的故事多有魅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