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请将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40题答在卡上32的题号下.
第I卷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倏的(shù) 霎时(shà) 乘凉 (chéng)媛女 (yuàn) 空白(kòng)
B.独处(chǔ) 脉脉 (mò) 嬉笑 (xī) 冠冕 (guān) 嫉恨(jí)
C.斑驳(bó) 撰稿 (zuàn) 敛裾 (liǎn) 繁芜 (wú ) 污蔑(miè)
D.啃噬(shì) 泯灭(mín ) 横枕zhěn) 翎毛 (líng ) 词藻(z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迷迷糊糊 蓊蓊郁郁 无精打彩 欣喜若狂
B.礼上往来 残羹冷炙 故弄玄虚 阴森森
C.树色阴阴 冠冕堂皇 浅尝辄止 峭楞楞
D.豁然开朗 民不了生 东涂西抹 惦记着
3.下列句中空白处填入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经过 的斗争,终于成功地建立了新中国。
② 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③北大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 、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
④到建国100周年时,无数志士仁人 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
A.百折不挠 风起云涌 自食其力 梦寐以求
B.可歌可泣 波澜壮阔 自食其力 奋起直追
C.百折不挠 波澜壮阔 自强不息 梦寐以求
D.可歌可泣 风起云涌 自强不息 奋起直追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C.证券交易所内部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D.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对于反腐倡廉,有些人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旦身临其境便接受腐蚀没商量了。
B.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参与,但学校更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努力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C.他们两人创作的这两篇小说虽然题材不同,但人物刻画手法都十分精湛,堪称异曲同工。
D.不言而喻,20世纪的最后这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发展。
6.下面表意清楚,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发扬和继承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或人民的业绩。
B.繁冗拖沓作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需要克服的。
C.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与作者作文中正确的详略处理分不开的。
D.对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注意。
7.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新诗是“五四”时期始创和发展起来的,之所以称为“新诗”,主要是为区别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旧诗”。因此写作新诗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朦胧诗是新诗发展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表达的思想比较含蓄、感情比较隐秘,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C.现代诗歌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这些诗的题材和思想感情是新的,所采用的形式则是传统诗歌原有的,郑愁予的《错误》就是一个典型。
D.中国新诗从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中吸取了养料,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只能采用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