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20个字。
课外古诗词背诵2
《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
【学习目标】
1、初步鉴赏诗歌。
2、积累“月”“折柳”和“笛声”三个意象。
3、讨论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作家、作品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李白(701--762),字,号。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诗人,素有“”之称。
岑参(715-770),诗人,荆州江陵人,后迁居南阳。早岁孤贫,博览经史。派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二、学习《春夜洛城闻笛》
1、初读,读准音,读准节奏。
2、再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悟读,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暗”?
(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你知道与“折柳”这个意象有关的知识吗?
(4)三分钟速背全诗。
三、学习《逢入京使》
1、初读,读准音,读准节奏。
2、再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悟读,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诗人“双袖龙钟泪不干”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请结合本诗的最后两句,谈谈你的看法。
(3)三分钟速背全诗。
四、诗歌赏析
黄鹤楼闻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相关资料】:
1、此诗作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
2、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3、落梅花:古笛曲有“梅花落”。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4、此诗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内容上,两诗都写闻笛。《春夜洛城闻笛》写的是一般的离乡之感;《黄鶴楼闻笛》写的是去国(离开国都)之情,眷恋的是朝廷。
在结构上,《春夜洛城闻笛》先写所闻,后写所感;《黄鹤楼闻笛》正相反,先写所感,后写所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