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第19届年会语文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荣获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话题作文的限制性
江苏省如皋中学 陈绍彬
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人张伟明指出:“全方位的开放性作文题不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
话题作文在提倡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历经了四年的尝试和探索,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的认同,为此,今后的高考作文的命题将在命题原则(继续坚持“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指导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命题方式(继续采用给广大考生以广阔的写作空间、广大的发挥余地的话题作文)、命题范围(继续提倡“三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命题要求(继续实施“三自一包政策”,“三自”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一包”就是所写内容在与话题作文相关的前提下达到规定的字数)等方面保持其延续性;但是,鉴于话题作文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高考话题作文一定会加大限制性,以避免滋生大量的套作、仿作和抄袭之作以及阅卷时难以把握好尺度的问题。
下面拟从两个方面谈谈话题作文的限制性:
1. 限制角度
(1)写作内容 为了避免话题作文的写作内容、选材范围过于宽泛,避免有的考生以“新瓶装旧酒”,话题作文往往会在写作内容上设置一些限制。 例如2002年的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考生就不能只是围绕“选择”这个话题来任意选择题材,而必须选择“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来写。比如以语文课为话题来作文,我们可以对语文课或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发表议论,也可以记叙在语文课上发生的事情,但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或者撇开语文课去大写特写语文老师的形象、性格特征,甚至叙写与语文老师有关的一些人和事,毫无疑问就离题千里了。
(2)文章立意 话题作文虽说“立意自定”,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写出自己不同的经历、体验、感悟和见解等,但是,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