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350字。 
  甘肃省武威五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玉簟(diàn)  神妪(yù)   奇葩(bā)  霰雪(xiàn)
  B.聒噪(ɡuō)     鼎铛(chēnɡ)  羁旅(jī)     诡谲(jué)
  C.国殇(shānɡ)   剽掠(piāo )   子嗣(sì)    创伤(chuànɡ)
  D.桎梏(ɡù)     佝偻(lóu)     垣墙(yuán)  戏谑(nü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坐落 圆舞曲 辘辘饥肠 夙兴夜寐
  B.真缔 舶来品 目不暇接 怙恶不悛
  C.誊写 肇事者 门可落雀 切中肯綮
  D.讴歌 拌脚石 面面相觑 谈笑风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________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________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高考的逻辑很简单,________在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________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 以致 只要/就 B.质疑/置疑 以至 只要/就
  C.质疑/置疑 以致 只有/才 D.置疑/质疑 以至 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几年来,吉林省重视道路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纵横捭阖、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历程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偏激而善良的言论,对于利用舆论监督,改进社会治理绩效而言,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做“苦口良药”。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者没有把简•爱写成一个美丽多情、温柔娇气的天使,而是一个渴望自由平等、敢于和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妇女。
  B.艾滋病的可怕在于其传染性强,且无特效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和科学的预防制度并实施有效的治疗。
  C.《丑石》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精品中的一篇,全文不过千余字,然而它的内涵却是沉甸甸的,耐人寻味。
  D.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