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鲁人版语文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必修五(4份)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17:必修五第一单元.doc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18:必修五第二单元.doc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19:必修五第三单元.doc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2012届高三单元测试20:必修五第四单元.doc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高三一轮单元测试17
必修五第一单元
(共100分 共120分钟)
一、选择题(27分,每题三分)
1.下列加粗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皱褶(zhě) 怏怏(yàng) 攥(zuàn)住 篡(cuàn)权
B.掺杂(cān) 臻(zhì)于化境 踮(diǎn)脚 掂量(diānliáng)
C.拉纤(qiān) 轧(yà)钢 颤栗(zhàn lì) 桎梏(kù)
D.娇嗔(chēn) 瞠(chēn)目结舌 磨蹭(mó ceng) 憎(zèng)恨
2、下列各项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碾轧 遐思 温驯 相蠕以沫 B.瞥见 推搡 朦胧 嗔怪
C.惆怅 斟酌 高竣 悸动 D.咋呼 黯然 和盘托出 顾忌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刹那间,炫目的焰火腾空而起,把体育场上空 得一片辉煌。
②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相继采取了救市措施。但金融市场能否 稳定,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③生活原本平淡如水,你需要的酸甜苦辣,都靠自己来 。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
A.装点 日趋 调剂 B.装饰 日趋 调节
C.装饰 日益 调剂 D.装点 日益 调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日前,天津市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B 、 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对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 、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又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D 、 金钱会腐蚀一些作家、艺术家,诱使其放弃审美理想,消磨其艺术个性,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这必然损害其作品的社会价值。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忍尤而攘诟(罪过;容忍,忍受) B、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观察;通“返”,返回)
C、余独好修以为常(美好;准则) D、驰椒丘且焉止息(并且;哪里)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伏清白以死直兮 B、固前圣之所厚
C、步余马于兰皋兮 D、苟余情其信芳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高三一轮单元测试20
必修五第四单元
(共100分 共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12分)
缘木求鱼:
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济济一堂:
数典忘祖: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语为:( ) 。
3.五亩之宅( ) ,( ) ;鸡.豚.狗.彘之畜( ),( ) ;( ),( )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老吾老,( );幼吾幼,( ) 。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觳觫(húsù) 恻隐(yǐn) 孝悌(dì)
B.忖度(cǔn) 辟(pì)谣 邹(zoū)国
C.便嬖(biànbì) 商贾(gǔ) 鸡豚(tún)
D.庖厨(páochú) 挟(xié)嫌 畜(xù)养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为长者折枝
B.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盖亦反其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罔民而可为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应该,理所当然。
B.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伤:伤心。
C.则王许之乎 许:相信,认可。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临,统治。
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D.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9.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何之 ②王请度之 ③舆薪之不见 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⑤然后驱而之善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⑥/④⑤
10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未之闻也。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③曰:“牛何之。”
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是乃仁术也。 ⑥夫子之谓也 。 ⑦百姓之不见保。 ⑧然则一羽之不举。 ⑨是诚不能也。 ⑩构怨于诸侯。 ⑾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12)王坐于堂上。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高三一轮单元测试19
必修五第三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共100分 共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4分)
鲲( )鹏 抟( ) 齐谐( ) 坳( )堂
迁徙( ) 北冥( ) 夭阏( ) 沮( )丧
榆枋( ) 舂( )米 晦朔( ) 翱( )翔
噫吁 ( )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巉岩( ) 喧豗( ) 扪参( )( )
砯崖( ) 崔嵬( ) 吮血( ) 咨嗟(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1)青泥何盘盘( )
(2)可以横绝峨眉巅( )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5)剑阁峥嵘而崔嵬( )
(6)侧身西望长咨嗟( )
3.默写。(8分)
(1)《蜀道难》中感情强烈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写在山颠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
(8)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蜀道难,乐府《瑟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人多有以其为题者,以李白的《蜀道难》尤为有名。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C.李白的作品主要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有《李太白全集》。
D.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6分)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③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④旬有五而后反 (5)此小大之辩也( )
山东省鲁人版语文高三一轮单元测试18
必修五第二单元 爱的生命的乐章
(共100分 共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告诉我,我的好朋友,那边是什么火把。像蛆虫和没有眼睛的骷髅浪废着它的光明?
B.我现在站在殿下的面前,一方面要供认我自己的罪过,一方面也要为我自己辨解。
C.罗密欧也要有一座同样富丽的金象卧在他情人的身旁。
D.她在万分绝望之中不肯跟我去。看样子她是自杀了。
2.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聘礼 心烦意乱 掰开 修建墓窟 B.打扰 感慨万分 惨死 真相大白
C.巢穴 惩罚邪恶 赔伴 相貌堂堂 D.坟茔 上苍保佑 耽误 发泄不满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曾一度风靡全球,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B.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行迹十分可疑。
C.近日下水的大型画舫外形与颐和园的石舫极为酷似。
D.他的冤屈终于得到了伸张,他所蒙受的耻辱终于得到了洗刷。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愉快,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返照。
B.街上的人们有的喊着罗密欧,有的喊着朱丽叶,有的喊着帕里斯;大家沸沸扬扬地向我们家里的坟上奔去。
C.这些死的惨象就像刻骨铭心的钟声,警告我这风烛残年,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D.殿下,真是祸不单行啊,我的妻子因为悲伤小儿的远逐,已经在昨天晚上去世了。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告诉,禀告
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使得,招来
C.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报:报到
D.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录: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莫令事不举(让) 便言多令才(美好)
B.故作不良计(故意) 大人故嫌迟(特地)
C.幸可广问讯(幸亏) 幸复得此妇(希望)
D.徒留无所施(用处) 留待作遗施(施舍)
7.对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我既然担当不了你家使唤,白白地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B.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一切事都顺着公婆的意思,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
C.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这用来送给后来的人是不够的,就留作纪念吧。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可以回绝来做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谈吧。
8.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精练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相补充,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请选出没有“互文”的一项(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9.对以下文化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六合”是指十二地支两两相合的意思。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以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D.“往昔初阳岁”中“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之前。
10.下列修辞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这些鲜花替你铺盖新床;惨啊,一朵娇红永委沙尘!
B.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谗吻,索性再让你吃个饱。
C.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
D.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
11.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死了的人,躺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你________了。人们临死的时候,往往反会觉得心中________,旁观的人便说这是死前的一阵回光返照。啊!这也就是我的回光返照?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________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________你的美貌。
A.安葬 愉快 剥夺 摧残
B.埋葬 烦恼 吸去 摧毁
C.安葬 愉快 吸去 摧残
D.埋葬 烦恼 剥夺 摧毁
12.下面一段话五个□中缺少关联词语,选填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该死,所以□到这来。年轻人,不要激怒一个不顾死活的人,快快离开我走吧;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该胆寒了。年轻人,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使我□犯一次罪。啊,走吧!我可以□天发誓……
A.的确 才 却 又 对
B.的确 就 却 再 给
C.果然 才 也 再 对
D.果然 就 也 又 给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9题。( 24分)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13.选择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两句( )
A.便可白公姥 B.堂上启阿母
C.云有第三郎 D.幸可广问讯
14.选择与“自名秦罗敷”中“自”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举动自专由 B.我自不驱卿
C.自君别我后 D.自可断来信
15.选择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