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760字。

  第一节  诗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0年北京卷)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