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7620字。
濮阳高一语文
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命题人:张学真 2012.0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均为必考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规定的位置。
2.考生作答时,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均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
交答题卷。
第1卷 阅读题(共70分)
提示:以下各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一3题。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
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本周出版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生
存之道。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份“隐藏的食谱”。
经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文字记载,他探讨了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
政治与文化的重要性。据胡司德研究显示,许多为中国历代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
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他说:“厨师、屠夫和侍应这类职业将一些塑造领导力所需的
才能具体化了。比如,为了不让任何一种味道太重而盖过另一种,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
比放入,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常常所说的和谐、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
恰当分配也表达了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是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贤佐。他本是一位烹饪
技术高超的御厨,但有一段时间,给商汤王做的饭总是太淡或太咸。问及此事,他在解释时
借机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做菜既不能太成,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
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自此他得到了
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为例,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代名厨成为一朝贤相,并以自己的厨
艺启发商汤王执政的。
与许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对中国饭局酒桌上的“哲学”十分了解,他说,“许多正式的
晚餐或宴会,它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或介
绍彼此为主”。“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体现宾客的身份地位;夹菜的时候也要按尊
卑分先后顺序;无论是敬酒还是回敬,都要遵循来宾的贵贱等级;此外,贵宾与普通客人使
用的餐具器皿也会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绍说,中国古代的宴会同样也是个社交场所,人们
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中国的饭局让这位英国教授不由地联想到剑桥大
学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认为这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在当代社会里,如果你想与人沟通交
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请他们吃饭。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
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带学生们参加这类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语”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句古训,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食不厌精”、
粗茶淡饭的饮食哲学给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自己也喜爱粗茶淡饭,因为
粗荼淡饭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圣贤的理念,不暴饮暴食也体现了节制有度的概念”。“此外,
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
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分寸。虽然在宫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类酒宴,但孔子从未让自己
喝醉过”。
胡教授还相信,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医学
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就是中国人现在也在提倡的‘胎
教”’。
1.下列有关“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国剑桥大学汉学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书中指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生存
之道,并将这种生存之道生动地比喻为“隐藏的食谱”。
B.中国丰富的烹饪文化对古代和当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十分重要。许多为中国历代
君主出谋划策的大臣、谋士和谏言者都是厨师或屠夫出身。
C.每次宴会上的重点并不是吃饭或消费本身,而是以互动交流、了解对方、交换意见
或介绍彼此为主,体现了一种酒桌上的“哲学”。
D.“有很多医学史书记载,未出生的胎儿会受到母亲饮食习惯的影响”。胡教授相信
这种影响包括对道德品性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所有烹饪调料都应该同比放人、切肉时等量下刀和送菜时恰当分配等做法能具体
体现和谐、公正、平等、秩序和规范的观念。
B.商朝的开国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饪技术高超的御厨,他借做菜的道理阐述了自己
的治国主张,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为一朝贤相。
C.在餐桌上,“礼”非常重要,如何在宴会中表现得体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胡司德认为
在这些方面剑桥大学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国的宴会很相像,
D. 孔子“吃不言、睡不语”、“食不厌精”、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都能够体
现中国的饮食哲学,胡教授也喜欢这样做。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段时问伊尹总是有意把商汤王的饭做得太淡或太成,目的是引起商汤的疑
问,借此机会启发商汤王执政。
B.在中国,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夹菜的先后顺序、敬酒和回敬的规则、使用的餐具器
皿,都与来宾的贵贱有关,胡教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都体现了严格等级观念。
C.中国古代的宴会上,人们在用餐之余互相交换诗作、文章和乐谱,体现了中国饭局
的社会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据政治环境而调整自己饮食结构,在重要的官方场合十分懂得把握饮酒
分寸,在宫廷酒宴中从未让自己喝醉过,是圣贤理念的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
姓。父重,字君云,世善衣稼,好货殖。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