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八专题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识记
苗金德
考情报告
名句名篇默写在1999年和2000年《考试说明》中被删掉,2001年重新列入《考试说明》,但当年暂时轮空,2002年和2003年都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04年也一样。仔细分析这些试题,会有助于2005年的复习和高考。如下为2004年全国十五套试卷的“名句名篇”默写题。
试 卷 分值 题量 考查内容 题型
全国卷一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全国卷二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全国卷三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全国卷四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北京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上海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天津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重庆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辽宁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江苏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浙江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湖北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湖南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福建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广东卷 4分 1题 名句名篇 填空题
由上表可以看出,高考名句名篇题的一些特点及2005年的命题走向:
1.题型特点
全国十五套名句名篇题,都采用了填空题的形式,或填一句,或填两句,根据难易而定,这是一;其二,一般是提供前句填写后句,2004年有一些试卷里出现了提供后句填写前句的默写题,难度相对加大,得分率明显降低,这就提醒考生,复习时要整体记忆。其三,基本上是“三选两”的做法,即提供三小题,由考生任选两小题来做,只有上海稍有不同,采用的是“五选四”,但分值仍是4分。
2.内容来源
出题基本上框定在2002年5月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十五套试卷共有47小题的,只有4小题不来自高中语文教材,如《三国演义》卷首词,但属于比较熟悉的,因此难度并不加大,这是一。其二,诗词默写明显多于文章,47小题中诗词占了30小题,这就提醒考生,要多关注诗词。其三,让考生默写的,基本上是公认的名句或名篇中的精华,因此需要反复去记去背。
3.走向预测
命题范围基本上框定在要求背诵的篇目里,题目类型继续保持原有题型,“三选两”和提供两种背景材料,一是作者与篇目,一是几句背景性语句。根据2004年的命题特点,2005年出题仍会将重点放在那些有较深的文化积淀、较强的积极意义的名句名篇上。考生要特别注意:(1)为历代名家、选家所激赏所称引的句子,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等;(2)含义丰富,生命力特强,已成为人们口头熟语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等等;(3)被广泛地歌咏传唱,脍炙人口的,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这样有针对性地复习,就不会感觉如大海捞针了。

高考回眸
[例1](2004年全国卷三)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2)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3)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李煜《虞美人》)
[解析]三句分别来自文、诗、词,是公认的名句,回答相对比较容易。
[答案](1)秋水共长天一色。   (2)为有源头活水来。  (3)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例2](2004年北京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