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古诗词鉴赏
苗金德
考情报告
2004年全国十五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没有重复,没有雷同,难度适中,易于发挥考生水平。认真研究这些诗歌与试题,会有助于2005年的高考复习,并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看下表。
试 卷 分值           题量 考查内容 朝代作者 题 型
全国卷一 6分 1题 秋思(诗) 唐·张籍 简答题
全国卷二 6分 1题 木兰花(词) 宋·宋祁 简答题
全国卷三 6分 1题 鹧鸪天(词) 宋·晏几道 简答题
全国卷四 6分 1题 江城子(词) 五代·欧阳炯 简答题
北京卷 9分 2题 红梅(诗) 宋·苏轼 选择题简答题
上海卷 8分 1题 赤壁(诗) 明·杜庠 填空题简答题
天津卷 6分 1题 听蜀僧濬弹琴(诗) 唐·李白 简答题
重庆卷 6分 1题 东溪(词) 宋·梅尧臣 简答题
辽宁卷 8分 1题 蝶恋花(词) 宋·苏轼 简答题
江苏卷 6分 1题 征人怨(诗) 唐·柳中庸 简答题
浙江卷 6分 1题 菩萨蛮(词) 唐·李白 简答题
湖北卷 6分 1题 次固山下(诗) 唐·王湾 简答题
湖南卷 6分 1题 听邻家吹笙(诗) 唐·郎士元 简答题
福建卷 6分 1题 秋夜(词) 宋·朱淑真 简答题
广东卷 6分 1题 江汉(诗) 唐·杜甫 简答题
一、专家点评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的一些特点:
1.诗歌内容的选择。十五首诗歌(广义)中,诗十首,其中唐代六首,宋代三首,明代一首;词五首,其中唐代一首,五代一首,宋代三首。所选诗歌基本圈定在唐宋两代,这是符合唐诗宋词的实际情况的,也符合人们对诗歌的认知要求的。
2.作者的选择。今年十五首诗词中,影响大的诗人只有李白(两首)、苏轼(两首)、杜甫(一首),其他十人都属于二三流的诗人,影响不大,有些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也不知道,如唐代的郎士元、五代的欧阳炯、明代的杜庠等。
3.题型的选择。十五首诗词中,除上海有填空题外,其他都选择了简答题,题量一般是一大题,后分设2-3小题,
二、权威预测
1.唐诗宋词依旧会是明年考试的重点。首先,唐之前可能性不大,虽然也有一些影响大的诗人,如三曹(曹操、曹植、曹丕)、陶渊明、谢灵运等等,但毕竟人数少,好诗也少,因此可供命题人选择的余地也就不大。其次,宋之后可能性也不大,虽然可选性比唐代之前要大,诗人多诗歌也多,但因宋代之后的文学重心不是诗歌,元为曲,明清为小说。
全国卷一向以稳中求变著称,而四套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诗词的比例是1︰3,我推测明年单独命题的省(市)很有可把重心放到词上,而词的首选肯定是宋词,也就是说,明年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将会是宋词而不是唐诗。
2.由名诗人转移到非名诗人。我们一向注意一些大诗人大词人,如唐代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李商隐等等,如宋代柳永、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等,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仅仅捧着一些名家名诗去复习去考试,十有七八是要失望的。为此,我们要把目光放远一些,把视野拓宽一些,做到不惟人,而惟诗惟词。
3.含有“或脍炙人口,或蕴含哲理”诗句的诗歌,会是命题的首选。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等等。
4.简答题是主流题型,具体设题一般从单方面入手,或字、词的运用,或名句的内蕴,或诗歌的内容,或诗歌的表现形式,等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