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9520字。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一)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5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亲朋无一字,                       。(杜甫《登岳阳楼》)
  (6)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7)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8)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9)辘辘远听,       _        。(杜牧《阿房宫赋》)
  (10)钉头磷磷,       _        。(杜牧《阿房宫赋》)
  (11)岁暮阴阳催短景,          。(杜甫《阁夜》)
  (12)          ,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3)          ,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14)时不可兮骤得,                。 (屈原《湘夫人》)
  (15)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二)课内基础知识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鼙鼓(pí)    逦迤(yǐ)     翡翠衾(qīn)      雕栏玉砌(qiè)
  B.绸缪(mú)    旌旆(pèi)    抟水禽(tuán)     鼎铛玉石(chēng)
  C.修葺(qì)    大郤(xì)     扁舟子(piān)     妃嫔媵嫱(yìnɡ)
  D. 贿赂(luò)    訇然(hōnɡ)   将进酒(qiānɡ)   千乘之国(shènɡ)
  3.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沙鸥    渔樵     浣溪沙     钟鼓撰玉
  B. 披靡    饷午     蓬莱宫     偃仰啸歌
  C. 锱珠    剽略     玉簟秋     廊腰漫回
  D. 箜篌    潺湲     筼筜谷   踌躇满志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潦:积水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快速
  C.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怙:依靠。
  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赞成。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南望彭泽、都昌诸山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D.骊山北构而西折
  6. 下列加点的“为”字,意义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②视为止,行为迟。   
  ③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愿为诸君快战。                  ⑥为国以礼。 
  A、全都不相同     B、①与⑥相同    C、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⑤相同
  7.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洎牧以谗诛            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B. 遂而鸡豚    C.序天伦之乐事     D.子路率尔而对曰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