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70个字。

  《我的母亲》教案
  湖北余林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2、借鉴学习通过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会品味平淡朴实的文风。
  3、学习胡适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善于感恩的品质和谦虚低调的处世风格。
  4、揣摩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我的母亲》,(出示课件)这是一篇传记体散文,题目中的“我”是指谁?关于胡适,你都了解哪些信息?请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
  介绍后老师补充总结。(课件)
  二、研讨课文
  (一)教师安排阅读
  (过渡)但看这段介绍,我们就可以看出,胡适的确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那么,这样一位著作等身,青史留名的大人物的母亲,是不是也有着不同于一般母亲的特殊素质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我的母亲》。阅读之前,并探讨探究案中的几个问题:
  1、 请简要谈一下胡适眼中有关“母亲”的印象,并从文中找出依据。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 胡适对母亲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试做分析。
  3、 你的母亲与胡适的母亲相比,具备哪些异同点?你是如何评价自己母亲的?
  (二)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提示:程序可遵循:独立思索——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基本流程。)
  (三)师生互动
  1、回答第一题(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老师适当点拨:概括事例时,要注意两个要素: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必要的时候还要有时间和地点。
  明确:
  印象 依据(课文中的事例)
  是严师又是慈母(对我) 母亲叫我反省自己,并督促我学习——学习
  母亲训导我做人(我说轻薄话而重重责罚我)——做人
  母亲为我舔病眼——健康
  母亲冷静仁慈温和忍让
  (对家人) 母亲从来不骂“败子”大哥,并冷静仁义的对待他的债主。
  母亲和两个嫂子相处时十分谦让,从不和她们吵嘴。
  母亲很“刚气”(对自己) 母亲对于五叔对她人格的“诬陷”,丝毫都不妥协。
  【引申探究】你认为要想写好人物,比较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明确:①通过具体事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神态表现人物。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体态表现人物。
  ③通过别人的评价表现人物。
  ④选择事例时要有代表性。
  ⑤安排材料时要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2、请同学回答第二个问题:胡适对母亲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试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做出分析。
  明确:感情:敬重、感激、怀恋。
  ①文中有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P15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P16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