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20字。
初步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把握欣赏小说的方法,即了解小说所写的环境,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同时引发对生活的审美体验。提高分析、归纳、评价、写作等综合能力。
理解小说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形象特点,理解分析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作者用肖像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建议一 采用情境教学法、鉴赏分析法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全书情节的开展而作的必要的交代。由于这部分情节性不强,而且文字是古白话,有不少生僻字,其中还涉及到很多古代文化知识,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也可能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热情。所以本课教学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鉴赏分析法,一方面利用音、画等多种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跨越各种阅读障碍,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建议:
1.《红楼梦》是一部鸿篇巨制,对于这部作品,大多数职高生可能只知道一鳞半爪,有的学生借助影视媒介对《红楼梦》也许有一定了解,但真正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并不多,所以在开课之初应向学生介绍《红楼梦》的有关知识,扫除阅读上的障碍,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红楼梦》。
2.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教师也可在课前将《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等相关资料印发给学生参阅。使学生对这部古典名著及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有初步了解,引发他们阅读全书愿望,激发学习的兴趣。
3.课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红楼梦》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中有关章节,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个直观的了解,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由于课文篇幅较长,课前应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通读文章,了解大意,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5.教学中以教师引导、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借助音乐、图片、影视等形式,提供与课题有关的内容,创造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状态中学习、思考,达成教学目标。如:
直观展示法:第一,红楼梦人物众多,错综复杂,搞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有着重要意义。第二,贾府建筑的规模,即黛玉进贾府的路线是引导学生读小说的主要线索,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人物关系和贾府建筑制作成图片,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小说内容。
6.根据课文特点,本课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难点则在于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
示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枉凝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作者及《红楼梦》介绍(可由教师介绍,也可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图文并茂地展示相关资料)
(一)介绍作者
重点介绍对曹雪芹的思想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生活经历。
(二)介绍《红楼梦》
1.着重介绍《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前五回的内容梗概。
2.利用多媒体展示《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三、梳理故事情节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大意。
2.利用多媒体给出贾府的建筑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