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80个字。

  《古诗四首》创新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scl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春望》《泊秦淮》这两首诗,初步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
  2.反复朗诵诗歌,合作探究。
  3.学习诗人深沉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感。
  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探究。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今天,让我们走近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检查预习《春望》和《泊秦淮》
  1.指名学生朗读两首诗歌。
  2.其他同学指正有没有字音读错,节奏是否正确。
  三、学习《春望》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诵《春望》(教者提醒学生注意诗歌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5.学生再读全诗。
  (通过反复朗读,结合自学,初步理解诗人情感)
  (二)文本赏析
  (以提问、讲解、讨论、交流、总结的方式解决)
  1. 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醒学生结合文中注释1)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2.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讨论,教者点拨)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