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6题,约6840字。

  语文
  (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 28分 )
  1.默写名篇名句。(6分)
  (1)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诗经•氓》)
  (2)不吾知其亦已兮,            。            ,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
  (3)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4)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5)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课内翻译(5分)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喜雨亭记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引以为流觞曲水
  B.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C.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          举酒属客
  D.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到扶风的第二年,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流种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B.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一场滋润麦苗的雨,占卜此事,说是个丰收年。过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担忧起来。
  C.到了三月的乙卯日、甲子日、丁卯日,一连三天都下雨。官吏、商人、农夫们一起庆贺,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
  D.文章“以小见大”,从一个亭子的命名,引发一大段有关国计民生问题的议论,表现了作者与民同忧喜的博大胸怀。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2分)
  译文:                                                            
  (2)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 (3分)
  译文:                                                           
  【注】①回:转。②言:语助词。③迈:远行。④寿考:老寿。⑤荣名:美名。
  (1)“悠悠”、“茫茫”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3分)
  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8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9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稻香村,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B.宝玉挨打后,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晚上,宝玉叫丫环送两条旧帕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两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