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8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特点:
都是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作者们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由于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因此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仿佛可以亲切的交谈、对话。
写作的共同特点:
抓住景物特征,诗中有画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语音和语义。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深入品位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综合性学习参看教学参考
三 峡
郦郦道元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郦道元和《水经注》
2.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字义,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3.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品味文章优美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秀美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整体感知,积累文言词语和意义
2. 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
大笔点染的写景手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三 峡
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品味它的优美风光,感受作者的浓浓情怀。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圈点勾画读不准的字音)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2. 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回顾句读停顿的方法)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矿襄陵
沿//溯/阻绝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二、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学生结合注解自读课文(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字词)
2. 讨论:疏通文意。(分成六个人一组,每组讨论一个文段的大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3. 把各小组的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归纳、整理
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
自非:如果不是,若不是
至于:到了…(的时候)
夏水襄陵: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
阻绝:阻断
或王命急宣:或:有时,宣:传达
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
不以疾也:不以:不比,不如
林寒涧肃:树林清凉,山涧寂静
属引凄异: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4. 指名学生疏通文意
三、 品读课文,赏析内容
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探究)
1.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回顾写景的方法)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提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