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7420字。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猝然/精粹玉帛/锦绣篇黔首/潜移默化
  B.幽僻/复辟瘦削/销魂曲编撰/翩翩起舞
  C.船舷/琴弦阻挠/狙击手折本/摧心折骨
  D.摒弃/凭借呢喃/霓虹灯佛光/春风拂面
  2.下列各组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惊蛰客栈秋毫无犯渭城朝雨浥清尘
  B.殉道盘桓成群结对月光如水照缁衣
  C.温婉信札隐约其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烦燥嘉奖没精打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②别里科夫的死去,昭示着俄国落后、禁锢的封建思想行将就木,它必将在渴望新生活的瓦连卡们的笑声中。
  ③十多个寒来暑往,当初离家出走的步伐早已在岁月的风尘里,我的心在我的脚步抵达长安镇的那一刻就深深地烙上了它的印迹。
  A.泄淡淡消失淹没B.泄薄薄消逝湮没
  C.泻薄薄消逝淹没D.泻淡淡消失湮没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朱光潜先生治学,辗转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而且每一个学科都不是浅尝辄止,最终他成就了自己的学问,成为中国第一位美学家。
  B.《烛之武退秦师》着意描绘人物语言,文中烛之武凭借天花乱坠的辞令,智退秦晋联盟,显现出他娴熟的外交技巧。
  C.他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不仅性情相合,连志趣爱好都一样。毕业分手三年来,他们一直书信联系,藕断丝连。
  D.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2010年以来,我国汽车的出口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市场结构、贸易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深受中东市场的欢迎。
  B.某市出现了非法利用电脑诱骗中小学生参与电子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社会反应十分强烈。
  C.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D.要以坦然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让人烦恼的事情,这种心态不仅会消解烦恼,而且能助人成功。
  二、(21分,每小题3分)
  (一)课内文言文(12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举酒属客衡少善属文
  B.累官故不失州郡也故遣将守关者
  C.引军北还引壶觞以自酌
  D.交游士林秦时与臣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B.善假于物也不拘于时
  C.其孰能讥之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因人之力而敝之因招樊哙出
  8.下列各项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晋军函陵 
  A.可烧而走也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常以身翼蔽沛公D.火尚足以明也
  9.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A.夫晋,何厌之有B.蚓无爪牙之利
  C.敢以烦执事D.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以家贫亲老,求补临汝令,刺史王凝之请为别驾。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为咨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谓弟遵生曰:“殷候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路经家门,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企生回马授手,遵生有勇力,便牵下之,谓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遥呼曰:“生死是同,愿少见待。”仲堪见企生无脱理,策马而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