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小题,约8070字。

  海南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分数: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肄(sì)业  数载(zǎi)     弭(mí)谤旌(jīng)旗蔽空
  B.切磋(cuō)   商榷(què)     嫠(lí)妇横槊(shuò)赋诗
  C.相勖(xūn)     揽茝(chǎi)  芰(jì)荷祟(chóng)山峻岭
  D.塞(sè)责 谥(yì)号提携(xié)     俾(bì)益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全国各地的电视频道日益增多,节目需要寻求突破,一场荧屏大战正方兴未艾。
  B.对他人的困难与无助,我们理应伸出援助的双手,雪中送炭,而不是冷眼旁观,洞若观火。
  C.老张以认真、严谨著称,工作非常细致,几乎可以做到毫发不爽,什么事交给他都放心。
  D.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入冬以来,市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取暖问题,根据市政府的财力,决定提高低收入家庭取暖的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中国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C.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启程奔赴南极。此次考察主要完成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对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进行建设,并对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区进行陨石、地质、生物等方面的考察。
  D.《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它不能超越国际法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等国际条约而成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法律依据。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和廉颇。)
  C.人可以用精神疗救肉体,使肉体获得满足;人可以用书籍拓展延续生命的疆域,使生命不朽;人可以用诚意感动他人,使社会更加和谐。
  D.兖州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战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B、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其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C、“序”只能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6.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句是(  )(3分)
  A.客有吹洞箫者
  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7、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④“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⑤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A.⑤①②③④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②①④ D.⑤①③②④
  8、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通感,对其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晨钟云外湿”——这是触觉与听觉的相互沟通。
  B“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这是视觉与嗅觉的相互沟通。
  C.“风来花底鸟语香”——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鸟抛软语丸丸落”——这是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二、诗歌鉴赏: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①小池塘。翻空②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③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④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⑤一日凉。
  注释: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
  ①乱蝉——形容蝉声嘈杂.衰草——枯萎的野草。②翻空——在空中翻飞。
  ③蕖——荷花的别名。④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
  ⑤浮生——古时认为人生世事虚浮无定,故称。
  9、对这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写的是夏末初秋时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通过对雨后乡村充满野趣的景色的描写和对作者形象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B、词作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运用了拟物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喜悦。
  C、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这样写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D、“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达了诗人超然俗务、悠闲自适的志趣。
  10、词的上片,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