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2550字。

  莆田二十八中11—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6分)
  (1)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2)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4)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蜀相》)
  (5)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书愤》)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义 田 记
  (宋)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日:“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馀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主:主持、管理
  B.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       稔:熟稔
  C.昔晏平仲敝车羸马         敝:破旧
  D. 独高其义                 高:推崇
  3.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以养济群族之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公之忠义满朝廷         而世之奇伟、瑰怪
  C.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D.其规模远举             其孰能讥之乎
  4.下列对《义田记》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段写义田的作用、管理方式及具体养济之法。作者写这些繁琐的事情,简洁利落,有条不紊,无形中正体现出范仲淹设置义田,是何等悉心尽力,慎重其事。
  B.文章的第二段是对前文的补充,先追叙范仲淹早有此志,再补充说明所设置的义田实现之艰,接着用“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二句来画龙点睛。
  C.末段称颂范仲淹“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而偏偏只取他设置义田一事来写,“独高其义”,这也是把他平生的大功大业,与设置义田这件小事作对比,从而说明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D.文章主要运用三组对比:一是范仲淹自己“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与族人受到救济而生活安定相对比;二是与古人晏婴相对比;三是与一毛不拔的当代公卿、大夫、士相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了范仲淹设置义田“好施予”的美德懿行。
  5.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3分)
  译:
  (2)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6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后两句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3分)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A.觉慧背着高老太爷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结果觉慧遭到高老太爷的严厉训斥,但觉慧没有屈服,高老太爷勃然大怒。(《家》)
  B.孙权采用鲁肃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