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190字。

  论语练习5政事类:论政治、论礼乐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1)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事而信”,要求执政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信任老百姓。
  B. “节用而爱人”就是执政者要节约用度,爱护下属人民。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C. “使民以时”,施政应立足于百姓,充分考虑人民利益,役使百姓应该不违背农时。
  D. 孔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想仍是“为政以德”。
  2、上面语段谈的是治国原则,请你说说在下面这段话里,孔子又对执政者提出了什么要求,跟上面语段相同的地方在哪里?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曰:“无倦。”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
  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⑴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
  ⑵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2》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文字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非严刑峻法。
  B. 孔子认为,以道德教化治国,国君就能像北斗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群臣百姓自然就会拥护他。
  C. 段中孔子列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不会犯罪,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
  D. 选文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
  2、孔子还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