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六)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23 KB
评级:
时间:
2012/2/28 11:29:47
下载:
本月:1 总计:65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0题,约13380字。
长郡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试卷(六) 语文
长郡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稿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均无误的一项是
A.蕴涵(yùn) 韬光养晦(tāo)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jú)
B.愆期(qiān) 虎视耽耽(dān)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zǒu)
C.泫目(xuàn) 动辄得咎(zh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ù)
D.装潢( huáng) 纵横捭阖(bǎi)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yùn)
1.D[A.鹬--yu B.耽~眈/帚-zhou C.泫一眩(“炫”亦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如果春晚是一盘菜,导演应做采购而非厨师。春晚为何难办?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厨师,自己设计节目,这就是越俎代庖。
B.在中国市场上,由于获得成功的概率要比失败的概率大得多,由于即便失败付出的代价也很轻,沃尔玛们终于也“人乡随俗”了。
C.新一轮教育改革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基本方略。
D.古往今来,历览治乱兴衰史实,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始终是政治家们梦寐以求、趋之若鹜的目标,也是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
2.D[本题考查辨析实词、成语在句中灵活运用的能力。D.趋之若鹜:骛,鸭子,成语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用在此处贬词褒用。A.越俎代庖: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本义为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B.入乡随俗:意为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C.方略:方针和策略;方法与谋略。]
3.下列各句中,表达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迈进新年,“幸福”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两会期间,求解幸福“方程式”,描绘幸福“路线图”,更为上上下下所关注。
B.我们对“稳定”这个耳熟能详的问题有了新观照、新思考。在对比和变化中,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理解和感受世界,稳定亦是如此。
C.“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利比亚等国家的遭遇确令人同情,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对此也是一个沉重的警醒。
D.网络力量源自理性,网络发展依靠真实。防范和制止网络谣言传播,是维护和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的共识。
3.A(B项语序不当,应先“感受”,然后“理解”。C项主客颠倒,应改为“对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也是一个沉重的警醒”。D项不合逻辑,应改为“网络力量源自真实,网络发展依靠理性”。)
4.给下面这则消息编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光明网北京7月29日电《2010年城市蓝皮书》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前 4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到46. 6%,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63亿,城镇化率提高10. 4%,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而且,从中国的城镇化规模来看,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
中国科学院一位院士做了一个比较:在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的过程中,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经历了100年,德国经历了80年,美国经历了40年,前苏联和日本都经历了30年,而中国仅用了22年。
A.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 B、城镇化速度惊人
C.比较中的我国城镇化 D、瞧,多么快的城镇化
4.B(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运用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准确概括材料的信息核心,又要表达鲜明、得体。A项,忽略了材料中数字传递的信息;既定事实的惊人的速度;C项,表达欠鲜明;D项表述口语化,与新闻语体风格不和谐。)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渎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送何太虚北游序
(元)昊澄
士可以游乎?“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
读书人可以出游吗?“不出家门,知道天下的事”,为什么还要出游呢!读书人可以不出游吗?男子出生射六枝箭,表示志在天下四方,怎么可以不出游呢?
夫子,上智也,适周而问礼,在齐而闻韶,自卫复归于鲁,而后雅、颂各得其所也。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一巳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游也!
孔子是有上等智慧的人,到周国去请教礼仪,在齐固听韶乐,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雅、颂才得到它合适的位置。孔子如果不去周国,不去齐国,不去卫国,那么就还有没有请教的礼仪,没有听过的韶乐,没有得到合适位置的雅、颂。有上等智慧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比不上他的人呢!读书人怎么可以不出游呢!
然则彼谓不出户而能知者非欤曰彼老氏意也老氏之学治身心而外天下国家者也。人之一身一心,天地万物成备,彼谓吾求之一身一心有余地,而无事乎他求也,是固老氏之学也。而吾圣人之学不如是。圣人生而知也,然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①而已。若夫山川风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数、前言往行,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闻寡见,不免孤陋之讥。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入焉。陶渊明所以欲寻圣贤遗迹干中都也。然则士何可以不游也?
那么,那说不出家门能知道天下事的人,是错了吗?我说:那是老子的意思。老子的学说,修养自己的精神道德,而不管天下国家的大事。人的精神道德,天地万物都具备了,那认为我只要在自己的精神道德中求索就足够了,用不着再到别处去求索,这本来就是老子的学说啊。但是我们孔圣人的学说不是这样的。孔子是用不着学就知道的人,但是他所知道的,只是上天所赐予的好善的本性罢了。至于山脉河流、风俗习惯,老百姓的实情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湖南省常德市芷兰学校2011-2012学年度下第一学期初三第三次月考语..
湖南省长沙资福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
2012年度湖南省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高中阅读教学质量反馈及教学..
湖南省汝城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综合检测题 人教课标版
2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湖南省高考语文最新分类汇编——选做..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湖南省华容县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人教..
湖南省华容县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人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