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10个字。

  爱莲说
  周敦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的经典之作,我们不仅能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作者高洁傲岸的人格魅力的缕缕馨香,也能从行云流水般的行文中领略散文摇曳多姿的艺术韵味。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目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句式的变换、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尽量旁征博引,形成浓郁的文学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设想:
  托物言志是本文的重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仅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借莲花来表达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的写作特色,更要让学生居高临下,学会“托物言志”这种手法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这种体裁和作者简介。
  2.积累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
  3.掌握托物言志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4.学习对比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探究文言词语句式的用法(联系现代汉语和生活实际)。
  2.在比较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托物言志手法的特点。
  3.联系诗歌、散文名句比较探究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洁身自好、刚直不阿的高尚节操,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
  重点:理解运用对比衬托的作用。
  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突破:
  抓住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结合对比探究的方法来引导理解,使学生能够理解文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熟悉课文内容,找出需识记的词语,查资料了解作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以它博大的胸怀承载了万物生灵,而这自然界的万物滋养了我们的生命,也滋养了我们的灵魂。许多的文人墨客将他们的信念和情怀倾注在了各种事物上,用血泪和生命抒写了他们的人生誓言:陆游将他的一腔热忱和忠贞赋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腊梅;郑思肖将他的一身傲骨寄托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秋菊,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又情托何物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教师板书课题。
  二、解析题目,了解作者
  1.启思:
  (1)作者情托何物?莲又名什么?
  明确:莲又名荷花,芙蓉,芙蕖
  (2)“说”是“说话”的意思吗?相当于现代的什么文体?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发表观点,也可以借人、事、物来抒发感情,发表观点。
  相当于现代的议论文。
  题目的意思是“谈一谈我喜爱莲花的问题”
  2.检查预习情况,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多媒体出示}
  明确:周敦颐:宋朝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县濂溪人,又因在庐山莲花峰前住过,峰下有渓,故世称“濂溪先生”
  三、指名朗读,其他学生划出读错的词语及容易读错的词语,正确板演
  明确:颐yí   蕃fán    淤yū   染rǎn   濯zhuó    涟lián    蔓màn
  亵xiè  逸yì     噫yì   鲜xiǎn
  四、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1.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划分节奏。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