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追踪分析
中考形势的不断变化,中考的题目也随之变化,但我们只要牢牢把握所涉及到的一些考点,那么解决中考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纵观几年来的中考变化,语文中考的基础知识考点大致有这样几个:拼音判断、改正错别字、近意词选用、成语的使用、关联词的恰当使用、语言得体的判断、语句的衔接、病句的修改、仿写句子和背诵。下面首先将这一些基础知识的考点结合题目作一简单的追踪分析: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 )
A.惘然(wǎng) 荼毒(tú) 脑髓(suí) 肆虐(nuè)
B.嗜好(shì) 溺爱(nì) 颓唐(tuéi) 烹饪(pēng)
C.海鸥(hǎi’ōu) 家眷(juàn) 附和(hè) 名讳(huì)
D.舆论(yú) 漱口(sù) 缄默(jiān) 蛰伏(zhé)
此题是最常见的考查拼音的题目。A项中的脑髓的髓应该读第三声,B项中的颓唐中的颓的拼写应为tui,并且是第二声,D项中缄默应该为第一声。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拼写规则和多音字的运用。同时一定要掌握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所有注音的词语,一般考试所要考到的大多是该种注音。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他必竟是经过大风大浪来的,这点困难吓不倒他。
B.他虽然年近古稀,却仍然笔耕不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有许多光茫是从深沉的悲痛中升起的。
D.想像的永不褪色,情感的永不枯竭,优美的永不变迁,那是我最初对文学的信念。
此题是典型的考查学生检查错别字的题目,它采用在语句中渗透错别字的形式。A项中的必竟应该为毕竟,B项中的不缀的缀应该为不辍,D 项中的想像应该为想象。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解决此类题目主要是要抓准语句中的同音字,往往同音字是错误最多的。其次也要注意一些形似的词语,如缀与辍。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三组)特种邮票首发式于2003年5月16日在淄博市 举行。
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广大医务人员义无返顾,冲锋在前,用生命 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 的话:"这里危险,我来!"
A.热烈 谱写 记忆犹新 B.隆重 谱写 刻骨铭心
C隆重 编织 刻骨铭心 D.热烈 编织 记忆犹新
近意词的选用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内容,而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此题的答案应为B项。解答此类题目要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注意词义间的细微差别,如这里的刻骨铭心与记忆犹新两个,都有记忆深刻的意思,但一般刻骨铭心既可以指说话人,也可以指听众;而记忆犹新一般指给别人的记忆。第二,要查看和其他词语是否搭配。如谱写与编织。语句后面是篇章,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应该用谱写而不是编织了。第三,要联系词语所在的语境和上下文,有些词语的迷惑性比较大,只有联系上下文,仔细辨析,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如题目中的热烈和隆重,都是指比较热闹,但隆重的场合更加庄重一点,比较符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一仗打得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小胜。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在这么个偏僻的小镇,居然有这么一家豪华餐厅,虽说店面不大,但香喷喷的脍.炙人口 的饭菜却引来络绎不绝的顾客。
D.当前下岗人员增多,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已是刻不容缓。
此题的答案应为D项。A项中的功败垂成是指失败了,B项中的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妥当,C项中的脍炙人口现在一般不指饭菜,这里望文生义了。解答此类题目,我们要注意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