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8770字。

  广州六中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二中段测试语文(2011年11月)
  命题:广州六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课内知识考查(1-9小题,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颤动/嬗变    摒弃/屏气     骁勇/霄汉     瞠目/瞋目
  B.针砭/玷污    攫取/诡谲     哺育/果脯     熨斗/熨帖
  C.缧绁/连累    塑料/溯源     裨益/偏裨     蹊跷/蹊径
  D.蜚声/斐然    充塞/边塞     殷红/殷实     复辟/开辟 
  2.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悚然sǒng     负疚jiù  窈陷yāo    引吭高歌háng
  B.摈弃bìn      氛围fēn  伉俪kàng   纤尘不染xiān
  C.粗糙zào    揩油kāi    欺侮wǔ    百舸争流gě
  D.狭隘ài    谄媚chǎn   迸裂bèng   流水淙淙zōng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
  B.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
  C. 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D 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达到这目标将是一如既往地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D.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            。            。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
  ①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没有谁会跟他打交道,自己也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②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④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
  ⑤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
  A. ⑤③①④②    B. ②③④①⑤    C. ⑤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意:意图。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薄:迫近。
  B、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                克:战胜。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名:说出。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辞:推辞。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道:道理。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矜:怜悯。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段太尉逸事状》)  恶:厌恶。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守或匪亲(《蜀道难》)
  B、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C、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鉴:以……为鉴,借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日:白天。
  C、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舍:居住。
  9.下列各句,与“沛公安在?”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共22分。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才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