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30字。

  《红楼梦•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意,激发学生兴趣,希望他们阅读《红楼梦》
  2、结合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表演课本剧,感受文本内容
  2、筛选信息,把握关键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情感
  3、细节分析: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竞争不等于一味对抗,友爱利于互助的思想
  教学重点:
  1、 理解“情真意切”利于融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
  2、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1、筛选并概括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2、结合细节描写,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让学生感受的凄凉、悲怆之美,并营造气氛。
  教师深情吟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一把辛酸泪”。
  这一歌一诗,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引出课题)
  二、 介绍《红楼梦》
  1、 关于作者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尚未完稿,曹雪芹即与世长辞。《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2、主要内容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由盛转衰的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叛逆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精神的美好情感,抨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为封建末世唱响了一曲哀婉的悲歌。
  3、《红楼梦》的地位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是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一部集园林、绘画、服饰、饮食、医药、歌词诗赋为一体的文学巨著。
  4、《红楼梦》的影响
  ①有人说,若在璀璨的文学遗产当中,只选一部必读,那么,只有《红楼梦》了。
  ②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