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0250字。

  2012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安徽省安庆一中   胡安宁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与反文化
  苏中杰
  ①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指精神文化,即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仰、社会规范、教育法律、道德习俗以及科学技术和知识。那么,什么是反文化呢?一种说法认为,反文化属亚文化(非居主导地位或不具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特殊类型,是对现存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不居社会主导地位,不具有普遍性。另一种说法认为,反文化是指某种文化内部摧毁其终极性价值规范的倾向。按这种理解,我们在认定中国“文化大革命”是反文化运动的同时,也把五四运动看成反文化运动,岂不荒谬?这种混乱,惹出了思索的不便和褒贬的错位,其害不言自明。
  ②其实 “文化”这个概念可并不全是中性的,而且还有相当的褒义成分,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某种文化之前加个“反”字,这种文化的面目就不太好看了,如指“文革”没错,指五四运动则有误导性,因此有必要做个梳理。
  ③文化应具有的必要的品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文化的品质首先应该是人性化,在发展过程中,支持人性化品质的应该是人文化、正义化、理性化、科学化、道德化、规则化、开放化、革新化。人性化,当然包括人格独立化,精神自由化,因为舍此则无任何人性化可言。其后的多种“化”,都是以人性化为目标的,为人的自我发展服务的。尽管在已往历史社会阶段,上述各种“化”的程度有限,但从整体看来之所以能成其为文化,就是因为其品质保证了这个进步的方向,而不是与之相反。只要其积极性和进取性不会磨灭,它就是文化,就有发展的生命力,一直是人的希望之所在。如果我们这样界定文化的品质,那么,什么是反文化,就十分清楚了。
  ④以此观之,五四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谁是文化,谁是反文化呢?显然,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精神,核心是人性化的,具有人文化、正义化、理性化、科学化、道德化、规则化、开放化、革新化等基本文化品质。而以专制为其基本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呢?它是反人文、反正义、反理性、反科学、反道德、反规则、反开放和反革新的。中国之所以落后,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反人性化即反文化的结果。五四精神反这种反文化,它就是文化。我们说“文革”是反文化,就是因为“文革”所反的就是文化的上述品质和内容。
  ⑤我们在承认文化这个概念之褒性意义的同时,并不否认各种文化品质上的差异。由于历史社会原因所形成的文化品质之高低,使文化有了先进和落后之分。而落后文化虽然落后,但也不属于反文化,只要它有开放性、包容性、革新性品质,它就会形成一套新陈代谢机制,弃旧图新,吸收新的血液,主动朝进步文化靠拢,赶上进步文化,不会堕落成反文化。但是,落后文化要是没有这样的品质,为了自己的一统天下,以排他性代替开放性,以保守代替革新,尤其是不为各种意见搭建争鸣的平台,压制不同意见,封锁文化信息,限制交流自由,敌视进步文化,那就异化为反文化了。
  ⑥文化形成之初的地域性,决定了任何文化都有其品质上的不足,只有在互补中寻求发展。但互补不是自以为是,总想以一统天下的帝王式观念征服他人,而是要在交流中碰撞,在改造中图新,甚至在脱胎换骨中求生。如今世界迎来全球化,在二十一世纪,地球村势必建立不以任何文化意志为转移的地球文化。这就为各种文化开辟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迎来了严峻的考验。是发展还是停滞,是生存还是淘汰,是成为更进步的文化还是沦为反文化,全取决于其品质。不要一上升到“文化”二字,总带着某种永恒性的自负,认为应该也一定能与天地共存的了,而忽视了文化品质上的考虑。
  ⑦文化的首要品质是人性化,人性化如何,决定着是文化、落后文化还是反文化。
  (节选自《书屋》2004年)
  1.下列对文中“文化”这一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所说的文化,指精神文化,即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
  B.人们所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仰都属于文中所说的文化。
  C.文中所说的文化必须具有人性化的品质,是为人的自我发展服务的。
  D.文中所说的文化概念是中性偏褒不含贬义的。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是有地域性的文化就必然有其品质上的不足。
  B.任何文化都只有在交流中碰撞,在互补中寻求发展,在改造中图新。
  C.文化的人性化品质决定着是文化、落后文化还是反文化。
  D.一种文化是发展还是停滞,是生存还是淘汰,大部分取决于其品质。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以追求民主、人权为宗旨的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都是属于作者所界定的反文化运动。
  B.西方中世纪的政教合一、二战时所形成的法西斯文化和当前世界上出现的邪教文化、恐怖文化,就是落后文化异化而来的反文化。
  C.“反专制”、“反独裁”、“反殖民”、“反封建”、“反腐败”、“反恐怖”尽管带有“反”字,但并不属于作者所界定的反文化。
  D.任何一种文化,不管它在某个历史阶段如何先进,如果为了自己的一统天下,压制不同意见,封锁文化信息,限制交流自由,敌视进步文化,就会异化为反文化。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 王 孙 传  
  班  固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②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