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110字。
第一单元 学会读书(一)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2.学习从各个渠道搜集、筛选和组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能用流利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景、特产、风俗、民情。
3.运用吟哦讽诵的读书方法,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抓住作品的行文思路,梳理作品,把握作品精髓,领悟作者情感,并有个人的阅读感悟;5.读写结合,听说并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是人类之友。人类在装点自然,从自然界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从而提升人格精神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知识:
1鼎湖山听泉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肪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的特点。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4)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寓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的写作特点。
2林中小溪
(1)学习课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蕴涵在写景中状物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
(3)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3飞红滴翠记黄山
(1)了解文章的写作角度的转换,学习多角度介绍景物的方法。
(2)领略、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
4画山绣水
(1)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美,提升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一 鼎湖山听泉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泠泠(líng) 淙淙(zōng) 肇(zhào)庆 一泓(hóng)
童稚(zhì) 楹(yíng)联 古刹(chà) 菩(pú)提
汩汩(gǔ) 污垢(gòu) 遐(xiá)想 开辟(pì)
(二)形近的字:
泠泠淙淙 安详 藤蔓 蔓延
冷冷清清 吉祥 柔曼 轻歌曼舞
绿阴如盖 诞生 鬼祟 邪祟
绿草如茵 涎水 崇高 崇祯
二 词语解释: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地跳跃。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嵌: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的东西上面的凹处(多指美术品的装饰)。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就是广东、广西一带。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
柔曼:形容声音柔和细长。曼:声音细长。
泠泠淙淙:水流的声音。
清朗:课文里指清楚响亮。
活脱脱:口语,指十分相像。
泓:量词,清水一道或一片叫一泓。
驻目:停下来细看。注目,注视。
拾级:逐步登阶。拾,同“涉”。
古刹:古老的佛教寺庙。
翩飞:轻快地飞。
一斑: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相类似的许多事物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生意盎然:指生命力茂盛。
迥然:形容差得很远。
绿阴如盖:绿叶成阴像伞撑着,指树木生长茂盛。
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
雄浑:雄健浑厚。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新陈代谢: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污垢:积在人身上或物体上的脏东西。
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第二单元 学会读书(二)
感悟•品味•欣赏
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
1、品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品味、感悟、欣赏作品的方法;
2、了解作者、文体,积累语言;
3、借助网络等渠道搜集作品相关资料(作者、作品的背景);
4、依据作品构思特点把握情节、感知要义,借助作品展示的环境和人物的生活历程,把握人物性格;
5、善于运用比较探究学习方法,认识小说折射的社会生活,珍惜今天的生活;体会作者对小说中人物所倾向的态度,学习作者博大的胸怀。
重点难点知识:
5、故乡
(1)学会运用“读描写—析形象—揭根源”的方法分析小说。
(2)理解小说深刻的主题。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情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命运变化和主题思想的写法。
6、我的叔叔于勒
(1)理解菲利普夫妇的形象,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理解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3)学习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7、在烈日和暴雨下
(1)理解祥子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悲苦的生存环境,体会其悲惨命运。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并通过景物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8、多收了三五斗
(1)了解“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体会旧中国农民的辛酸和不断增长的反抗意识。
(2)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展示社会背景、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题的写法。
五 故乡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阴晦(huì) 胯(kuà)下 秕(bì) 髀(bì)间
恣(zì)睢 装弶(jiàng) 祭祀(sì) 颧(quán)骨
惊愕(è) 潺潺(chán) 寒噤(jìn) 憎(zèng)恶
(二)形近的字:
闰年 毡帽 恣睢 检查
闺秀 地毯 雎鸠 捡起
胯下 萧索 帐篷 阴晦
跨栏 吹箫 蓬松 教诲
二 词语解释:
既然:课文里是“已经”的意思。
影像:课文中指具体生动的图景、形象。
辛苦:课文中的“辛苦麻木”指身心劳苦,“辛苦展转”含有“奔波、劳碌”的意思,“辛苦恣睢”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间或:偶然;有时候。
阴晦:阴暗昏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看不起。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课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恣睢:放纵,凶暴。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在从文的30年间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小说集《彷徨》《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2、写作背景:
《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它深刻地慨括了l 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2月,鲁迅离开北京同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卖掉故宅后.鲁迅将母亲及家眷接到北京。
后来.鲁迅将这次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朴实的农民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