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符合文体要求”
李玉山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符合考生自己设定的文体要求。近几年话题作文规定“文体自选”,是为了让每个考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潜能,以体现高考的公平性。但“文体自选”并不是对文体不做要求,考生选定了哪种文体,行文就要符合所选定的文体特点。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将“符合文体要求”划分为“符合”和“基本符合”两个等级。2004年不少省份高考作文阅卷时对文体要求有进一步的阐述:“文体必须明确。选定文体后,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不伦不类,即使全文能扣题,得分也只能在基准分以下。”
一、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
1.记叙文写作规范。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描写的方式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记叙文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想像性和情感性。记叙文写作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用事实说话,用细节说话,用情感贯串。”写人,人物特点与个性的凸现要借助于具体的事件与生动的细节。比如写父亲,父亲的勤劳、负责、严厉、痛苦、无奈,要通过具体的叙述与描写,在“事件”中,借助父亲的言行来表现,有了具体的事件与细节,你的概括、你的议论与抒情才有了支撑。对事件与细节的选择,要体现人物的“角色”性。一个人的角色是多重的,比如父亲,在家庭里,在社会上,在单位里,他的角色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写作的时候,要考虑好你到底要表现父亲在哪个“角色”上的特点与个性,从而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合理地组织与剪裁。以写事为主的文章,要注意挖掘事件本身所蕴含的引人思考的要素,对事件的再现要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合理安排详略取舍。不管写人还是记事,贯串文章始终都应是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这样的文章才能感人,才不会是机械的技术操作。
谈谈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是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有些同学片面地认为,议论就是在开头或结尾(主要是结尾)发一通感慨,抒情就是在文中来一些诸如“我真的好感动”“我真爱你”之类的“呐喊”而已。记叙文中的议论应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它应是叙述基础上的自然生发,不能为议论而议论;抒情应该是在感情强烈到一定程度时的自然释放,其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直抒胸臆、委婉含蓄、展望未来、提出问题等都能充分抒发情感。
2.议论文写作规范。
议论文主要是阐述观点、表达看法。议论文以抽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具有概括性、严密性。 关于议论文的一般思路,常规的提法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如何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来,却是一个很难说情说透的问题。
议论文的审题构思。在准确把握话题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即我这篇文章到底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有的放失,在议论文的写作上体现得更为突出。比如以“我心有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首先要考虑这篇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分析说理,如何让读者接受你的观点。比如,你是针对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受广告的暗示与误导,从而失去对事物的科学与理性的判断这一现象,那么,
你怎样分析说理呢?如果你是针对有些人在物欲大潮的影响容易迷失自我这一现象,你又如何分析说理呢?很明显,这两个分析说理的过程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议论文的写作流程。比较流行的思路是:引——议——联——析——结。引就是引述,即将试题所给材料分析概括之后,引述在自己的文章中,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端,以使后文据此发议,成为引出议论的引子。这样做的好处是,扣题紧密,结构完善,充实篇幅,节省精力。议,首先要注意扣紧材料来发议,在面对所给材料提炼观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