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50字。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第一课时)(蓝洁)
【要达成的目标】
1、 归纳梳理文章的文言基础知识。
2、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一、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二、文言知识归纳
1.找出通假字并释义
①与可没与陈州: ②少纵即逝矣: ③而节叶具焉:
2.辨析下列古今异义词
①初不自贵重: 古义: 今义:
②月落庭空影许长: 古义: 今义:
③废卷而哭失声: 古义: 今义:
④吾将以为袜: 古义: 今义:
⑤发函得诗: 古义: 今义:
⑥而读书者与之: 古义: 今义:
⑦以书遗余曰: 古义: 今义:
⑧余因而实之: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活用词
①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②余因而实之:
③与可厌之: ④初不自贵重: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遗:小学而大遗 涂不拾遗
深追先帝遗诏 与可以书遗余
②间:亲厚无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道芷阳间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