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60个字。

  白音昌中学七(下)《木兰诗》第一课时导学案(四周3课时)
  主题 木兰诗 主备人 孙海荣 总课时16    第节
  课型 综合解决课 授课人 孙海荣 时间 2012、3、21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2、反复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翻译课文1-4自然节,积累文言词语,力争把前四自然节背诵下来。
  4、初步体会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情感。
  重点 目标2
  难点 目标3
  导学
  方法 诵读法、文言积累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
  问题导学过程 时间
  预设 师生行为及
  二次设计
  课前教师寄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一、创设情境——导入:
  【导语】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就是这故事。
  二、自读目标——导向:

  【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