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610个字。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其不善者而改之。”
  1、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1)(2)   
  2、解释下列词语。
  愠:                      何以:                   识:        
  诲:                      说:                     厌:        
  3、给下列字注音。
  罔:       殆:
  4、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
  (2)不耻下问:。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
  (1)关于学习态度:   。
  (2)关于学习方法:   。
  (3)关于孔子自谦:   。
  6、用课文原句回答: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答:。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7、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
  答:。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选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
  2、解释下列词语
  (1)舍(2)戏(3)委(4)引(5)顾
  3、翻译:友人惭,下车引之。
  。
  4、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5、你如何看待“友人”的言行?  答:    。
  6、元方这个小孩有哪些特点?请概括。答:     。
  7、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  
  答:      。
  8、也有人说元方过分了,因为“友人”已经知道错了,并且“下车引之”,元方就应该原谅他了,“入门不顾”是不对的。你说呢?     
  答:      。
  9、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           。
  10、“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回头”,你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那么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又将是何种信念呢?为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