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00字。

  李商隐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
  2、学生能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作品分析。
  3、感悟作品意境、了解有关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艺术手法并进行对比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名句,情境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
  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图》)
  二、简介李商隐及诗作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然而,在当时朋党倾轧中,他始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他的友人崔珏在《哭李商隐》诗中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尝开。”李商隐于四十六岁抑郁而终。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他的诗在艺术上,继承了屈原、李白、李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他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或以诗中两字为题做为此类诗的题目,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其实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诗。诗人的对象和恋情在当时是不能公开的,写相思又无法直说,所以写得迷离恍惚。另一种则是借恋情而寄托激愤,抒发感慨,就象他自己所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三、听歌《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四、文本
  《无题二首》(其一)
  这是一首恋情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