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一、活动目
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2.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3.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注意街头语文和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5.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二、教师准备
1.制定此次活动的时间安排表。
2.搜集一份比较详细的有关参考读物书目,如:
《语言与社会生活》,陈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新语词》,陈原著,语文出版社,2000。
《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陈建民著,语文出版社,2000。
《汉语新词词典》,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1989。
《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于根元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后来又编辑出版了《1991汉语新语词》、《1992汉语新语词》、《1993汉语新语词》、《1994汉语新语词》……)。
《汉字与计算机》,顾小凤著,语文出版社,2000。
《语言文字差错释例》,宁金华,新华出版社,1999。
《文章病例评改全集》,林连通、陈炳昭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咬文嚼字合订本》(每年一本),上海文化出版社。
《语文建设》,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报刊社出版。
其他如《网络语言词典》,广告用语大观等。
3.搜集有关语言文字运用故事、趣闻,包括运用精彩的和使用不规范的。
4.有条件的,可搜集各级电台、电视台播出过的有关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节目录音、录像带等。
三、活动指导
1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常规的或新奇的,别扭的或富有艺术性的,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也可以不受此限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推选出各小组召集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语文调查活动。也可以单独一人进行调查。
2.活动前,首先要确定本组或本人的活动内容,根据活动内容制订本小组或本人的活动计划。如果是小组活动,小组之间的成员要注意分工合作。
3.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编成小册子,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首先是内容的筛选,把学生搜集调查得来的有关资料加以梳理。其次是编排,即把同一类型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在一起。再次是装帧设计。小册子可以是手写的;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电脑打印出来。编好以后,可以请有特长的学生题字、插图、设计封面等。最后是全班交流,让全体学生分享这次活动的快乐。
四、活动建议
1.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所以,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语文调查活动中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