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10个字。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制:吴敏审核:高矜审批:韩爱祥时间:2012-3-25  编号:013
  《核舟记》导学案(教师版)
  班级姓名等第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
  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
  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2、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3、课文简介
  课文介绍了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课前引导自学】(完成时间:20分钟)
  1、学习目标: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尝试翻译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2、方法步骤: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约1596——1625),字子敬,(朝代)嘉善人。
  选自《》,本书是由代编辑。
  ★(3)、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 ) 膝(  ) 髻( )倚( )
  戌( )篆(  )八分有(  )奇(  )
  诎()右臂石青糁(     )之舟楫(    )        
  ★(4)、朗读示范:
  明\有\ 奇巧人\ 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
  珠\可历历数也。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对照注释并结合工具书解词译句,准备上课时交流,把不理解的词、句写在下面。


  【课堂检测自学】(10分钟,根据要求完成小组评价,填写评价表)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