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6520个字。
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下期
九年级语文月清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寒噤(jīn)吊唁(yàn)藩篱(fán)褶皱(zhě)
B.差使(chāi)轩榭(xiè)额枋(fǎng)匀称(chèng)
C.嶙峋(líng)伧俗(cāng)逾时(yú)狼藉(jiè)
D.尴尬(gān)孕育(yùn)百舸(gě)罗绮(qǐ)
2.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
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
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
D.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2分)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刻显出一副毛骨悚然的表情。
C.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人的财产荡然无存。
D.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蜿蜓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 , ,
,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 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
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
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
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6.古诗文默写:(9分)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
(3)《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 。
(4) 《<论语>十则》中有一句强调了交友之道,具体句子是
, 。
(5)《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6)杜甫《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 。
(7)《泊秦淮》中哪两句是叙事? , 。
(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7.综合实践及名著阅读:(5分)
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稍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了“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T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学生王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