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7910个字。
衢州市龙游湖镇初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1.全卷满分为12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4小题。
2.答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勿用透明胶、修正液,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初春,衢江航运施工正在蓬bó ( 1 )进行。驱车穿行在市区交通主干道,窗外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徜徉于河pàn( 2 )的市民健身公园,合家欢乐的场景令人心生温暖。置身衢州,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丰shuò( 3 )成果。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 如果这真是比尔的骸骨,他怎么能▲比尔呢?
③ 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过,而现在他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
A. 哄笑嘲笑讥笑B. 哄笑讥笑嘲笑
C. 嘲笑讥笑哄笑D. 讥笑嘲笑哄笑
3. 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救人的经历,高剑平和姜方林都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①虽然没有时刻心系群众安危的爱民之情,他们就成不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活雷锋”。他们的行为,既是警察职责所在,也是一种本能和平凡之举。②从这平凡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真挚的爱民情怀。他们把救民危难当成了一种习惯,这体现了他们忠于职守、关注民生的使命感,是本能中的崇高、平凡中的非凡。
修改意见:①▲②▲
4. 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1)-(3)题必做,(4)、(5)两题任选一题)
(1)举杯邀明月,▲。(李白《月下独酌》)
(2)▲,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每读到《隆中对》中“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一句时,我们很容易联想起杜甫在《登高》中凭吊诸葛亮的诗句“▲,▲”。
(5)“▲,▲”,为响应祖国的号召,许多当代大学生也像当年的杨炯一样纷纷选择投笔从戎,从校园奔赴军营。
5.名著阅读。(3分)
(1)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名作《格列佛游记》极具讽刺意味,第四卷更是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在慧骃国,作者借人形动物“▲”这个形象对邪恶肮脏的人类进行了辛辣无情地讽刺。
(2)“风欢笑地带走了你踝铃的叮当,太阳微笑着望着你梳妆打扮,你睡在妈咪的怀中,天空守着你,而清晨蹑手蹑脚地走到你床边,吻着你的双眼。风欢笑地带走了你踝铃的叮当。”这段曼妙空灵的文字摘自泰戈尔以儿童生活为主旨的散文诗集《▲》。
(3)他,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名字是▲。
6.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连续3年干旱,已造成云南631.83万人受灾,已有242.76万人、155.45万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天不下雨,地荒,庄稼种不成,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罗免镇农户目前每户每天2担水,而做饭、洗菜、鸡、猪、牛、饮用、洗脸、洗脚等各种生活用水就靠这2担子水,据说持续干旱,他们的蓄水池将枯竭,到时每户3天2担水,一户10口人也是2担水,已经不能保证基本生活了。
【材料二】近日,中央财政在去年底支持云南省抗旱救灾的基础上,又紧急拨付抗旱救灾资金5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云南省抗旱救灾的支持力度。其中,综合财力补助1.5亿元,统筹安排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灾民生活救助、恢复农业生产等抗旱救灾支出。
【材料三】近日,云南省持续遭受干旱灾害,给全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2月24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去慰问电,代表全市人民向遭受干旱灾害的灾区人民表达关切与慰问之情,向战斗在抗旱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
渝、滇两地情同手足,渝、滇人民情深意厚。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时刻关注云南灾情变化,时刻牵挂灾区人民。为帮助云南灾区群众抗灾救灾,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市委、市政府决定捐赠500万元,以表关切之情。慰问电最后表示,深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下,云南人民一定能够排除万难、渡过难关,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
活动一:请你用简洁的语言(限18字以内)向班里的同学介绍【材料三】的内容。▲(2分)
活动二:你班的同学准备将上面这三则材料编在一起刊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帮助他们替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凝练的主题。▲(2分)
活动三:读了黑板报的内容后,甲乙两个同学有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甲:云南的旱情真是太严重了,每户3天两担水,一户10口人也只有两担水,这日子怎么过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