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8050个字。
浙江省2012年中考三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试卷三
(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并按要求答题。(4分)
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渡过一生。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树移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一种由高楼大夏构成的丛林。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没有潺潺溪水,只有钢筋水泥。从此,树看不见了土地。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旷野()相濡以沫()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及时部署,使旱区中小学的缺水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B.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名著。
C.世博会上,中国馆“智慧的长河”展区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动”版的“清明上河图”。
D.杜鹃花盛开的大明山,是吸引游人来观赏的好季节。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朴素是一种美。因为朴素美的形式不复杂,不________,寓美于清淡之中,所以更能衬托出人的自然美。重要的是,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___
______的内在美,这种美________不显露于外,_______它会让人的精神之美益加彰显。
A.清新自然美不胜收即使但是
B.刻意雕琢朴实无华虽然但是
C.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或者或者
D.典雅华丽刻意雕琢如果那么
4.根据提示,将故事中最后一联的下联补写完整。(3分)
有一次,有朋友跟东晋大诗人解缙开玩笑,在他的门口贴上一副对联:“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解缙在上下联的后面又分别加了三个字,对联变成了: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后的对联妙用谐音,不但使原来的对联意思大变,而且颇显幽默风趣。
5.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7分)
(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苏轼,绝世文才,以诗文言志传情。他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矫健弯弓,豪情满怀,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月夜游寺,感慨人生。寄托情思于如水明月:“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
(5)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努力“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尽所能需要人尽其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听到“呜呼!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的感叹;各得其所需要住有所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呼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语文实践活动。(7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分享智慧”吧。
【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要求宣传语中含有“经典”一词。(1分)
示例:(1)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2)用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经典华章】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4分)
(1)《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