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案
执教:杨小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并深入揣摩精致语言,品味意境。
3、学习作者用心灵去体察自然万物的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精致语言,品味意境。
资料超市: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 公里,也就是常说的" 大三峡"。三峡是长江的华彩部分,现在的三峡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物之美,又具有人改造自然的人工之美,2002年11月6 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 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 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 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烙印在我们记忆中的,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
预习作业:
1.《三峡》选自 ,作者 是 地理学家、散文家。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叠嶂( ) 曦月( ) 溯( ) 素湍( )
3.课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试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二、读通语句,疏通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同学自读课文。
(要求细读课文,不读错字、漏字。边读边查,边翻译边理解。)
自读练习: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略无: )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曦月: )
⑶沿溯阻绝 (沿: ) 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湍: ) 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 )②、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③、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略无阙处 通 ,意思是 。
三、读准课文,研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