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5410字。

  2011-2012学年河南省级示范性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2012-04-20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照题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第Ⅰ卷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共7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实主义的生命力
  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起家”,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19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形式主义”偏嗜症。他们对“怎样写”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写什么”的热情。
  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特们”与现实主义大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其实,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势之成,主要倚仗的是方法上的优势,而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象征、隐喻、意识流等创作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相比,有它利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面。这些新的技法,真正形成的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更加全面、生动、有冲击力地反映现实。与现实主义瞩目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不同,现代主义往往着眼于人的主观世界。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种主观情绪、心理体验,都绝非凭空而至,实质乃是客观现实的派生物和折射品。从创作意图来看,所有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其创作的主观目的,绝不止于为表现而表现、为心理而心理,最终指向无一不是社会现实。同样,后现代主义对现存秩序、权威、中心的解构,说到底,本身仍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立场表达。无论它的内容有多荒诞,形式有多离奇,其逻辑起点和根本归依仍在现实,仍在生活。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称为镜子,那么,后现代主义也是一面镜子,只不过它们不是现实主义那样的平面镜,而是哈哈镜或凹凸镜,将真实的现实镜像通过扭曲、变形,夸张地呈现出来,达到另外一种艺术效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路,仍然是一定程度地围绕现实、观照现实、介入现实,只不过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调整了观照点和切入点。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02月21日24 版,有删改)
  1.下列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对20世纪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B.现代、后现代主义尽管极力规避现实,但其创作实践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C.现代、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从根本上看,就是如何看待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D.在几乎所有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形式大于内容,他们只是关注“怎样写”,忽略“写什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勔,苏州人。父冲,狡狯有智数。始,蔡京居钱塘,过苏,欲建僧寺阁,会费巨万,僧言必欲集此缘,非朱冲不可。京以属郡守,郡守呼冲见京,京语故,冲愿独任。居数日,请京诣寺度地,至则大木数千章积庭下,京大惊,阴器其能。明年召还,挟勔与俱,以其父子姓名属童贯窜置军籍中,皆得官。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密取浙中珍异以进。帝嘉之。后岁岁增加,至政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指取内帑①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延福宫成,奇卉异植充牣其中。勔擢至防御使,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毛发不少偿。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人不幸有一物小异,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