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70字。
《滕王阁序》教学案
时间2012.04.13 整理人:隋沐杉
【学习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学习重点】了解作家,知人论世。了解骈文。
【学习难点】熟读课文,掌握积累字、词。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找出疑难问题,完成学案。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学案。
2.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知识巩固】
问题一:知识补充
王勃(649~676年),文学家。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 、 、
并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代表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2.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骈体文。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 ”。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声韵要求严格,讲究运用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根据右边的提示,填空。)
问题二:
1.通读全篇,读出抑扬顿挫的声情节奏。诵读时要准确停顿。请根据右栏的指导在文中各找一例,并划分停顿。
2.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胜饯 ( ) 潦水( )
俨骖騑 ( ) 崇阿( ) 绣闼( ) 云销雨霁( ) 遄飞 ( )
睢园 ( ) 邺水( )
睇眄( )吴会( ) 南溟( ) 帝阍( ) 命途多舛( )
宗悫( ) 簪笏( )
叨陪鲤对( ) 捧袂( )
梓泽( )
3.写出自己容易读错的字并注音。
4.参照课下注释,预习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徐孺下陈蕃之榻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宾主尽东南之美 ⑤潦水尽而寒潭清
⑥披绣闼 ⑦屈贾谊于长沙
⑧窜梁鸿于海曲 ⑨一介书生
⑩恭疏短引 ⑾所赖君子见机
5. 找出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6.整理把握全文框架。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3段
第三部分:第4.5段
第四部分:第6.7段
【当堂训练】
《第二教材》P32 “基础演练”1~6题
三【学后反思】
【自主学习指导】
1.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此文为王勃赴交趾探望父亲,途径洪州时,参加了都督阎某召集名流们在滕王阁上举行的盛会,即席而作此文。在此后的途中,王勃渡海时坠水身亡,年仅27岁。
2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本文要求能背诵、默写。难写的字,易混、易错的字,一定落实到纸面上!注意适当拓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