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毕业考试
醴陵一中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联袂(jué) 债券(juàn) 浸渍(zǐ) 言简意赅(gāi)
B.气氛(fèn) 粗犷(kuàng) 吮(shǔn)血 以讹(é)传讹
C.参差(cī) 忖度(duó) 炮(páo)烙 同仇敌忾(kài)
D.内疚(jiù) 拘泥(ní) 蹩(bié)进 自惭形秽(s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 开门揖盗 编纂 怙恶不悛
B.缜密 共商国是 安详 脍炙人口
C.仓皇 不记其数 飘缈 游目聘怀
D.苍桑 墨守陈规 慰藉 变换莫测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了。
②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 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尼采就 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④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 的损失。
A.风致 蔑视 自诩 无可比拟
B.丰韵 蔑视 自命 无可比拟
C.风致 鄙薄 自诩 不可估量
D.丰韵 鄙薄 自命 不可估量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一仗打得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小胜。
B.这个商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大家只好忍气吞声地买罪受。
C.他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他请教。
D.现在的家用电器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鱼目混珠,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8月18日,在奥运会击剑赛场,运动员激烈对抗的身影,被相机的慢速摄影技术拍下来。
B.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刊物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为读者献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D.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这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8分,每小题2分)
桥的运动
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地面标志,应当是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了,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
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地在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能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6.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
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