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040字。

  黄陂一中盘龙校区高二3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刘志刚)
  本试卷23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辖(qiá)制    怂(sǒng)恿    酒馔(zhuàn)  潦水liǎo
  B、赍(jī)发     迤逦 (lǐ )     仓廒 (áo)      孤僻(pì)
  C、碾轧(yà)    伶(líng)俐     叨(dāo)陪鲤对   窸窸窣(zū)窣
  D、茶洞(tòng)   娇嗔(zhēn)    吮(shǔn)吸    战战兢兢(j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辱    沾染    缝补     船篷       金钢钻       篷荜生辉
  B、讥梢    拮据    反诘     哀叹       哎声叹气     好高鹜远
  C、稍稍    树梢    渡船     谙熟       度日如年     黯然神伤
  D、皱褶    熠熠    嗔怪     慎重       嗔目结舌    仗义直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       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A、辖制   嘲笑   制服      B、管制    嘲笑   降服
  C、辖制   取笑   降服      D、管制    取笑   制服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5. 下列有关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B.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汉魏晋时臣下以“表”上奏,是陈述衷情的。历来论“表”之所以推《出师表》、《陈情表》,正是因为它们最能体现“表”的文体色彩。
  c.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人。他与英国的欧•亨利和法国的莫伯桑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D. 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名是人们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和名没什么关系。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帝王将相死后还有谥号。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莍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