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7710字。

  金乡二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媲美(pì) 奇葩(pā) 发横财( héng ) 焚膏继晷(guǐ)
  B.下载(zài) 内讧( hòng ) 豁出去( huō ) 泾渭分明(jīng)
  C.罪愆(yǎn) 磋商 (cuō) 跷跷板(qiāo) 酩酊大醉(mǐng)
  D.谄媚(chǎn) 肇事 (zhào) 综合征( zhēng ) 心宽体胖(p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九州    撒手锏   口干舌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省识    跌眼镜   常年累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喝彩    炒鱿鱼   寥若辰星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D.坐镇    捅娄子   待价而估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科技与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科技教育化与教育科技化形成鼎足之势,成为21世纪中国两大支柱。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考试中,不少学生的作文不要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也问题重重,有的文章几乎通篇文不加点。
  D.《岳阳楼记》千百年来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和作者的博大胸怀分不开的。
  4.在下列文字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颗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
  A.因为,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坚实步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理想的崇高。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同时,他们更深深地感谢:山,多亏您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
  D.山,却缄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身是光荣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徽州的老宅子大多是高墙、深院、重门、窄窗,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的缘故而如此修建。
  C.循环经济突破了环保事业用不起、投不起、还不起的传统瓶颈。闭路循环、变废为宝,是欠发达地区后来者居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路。
  D.穆斯林妇女是否应当在公共场合穿遮面长袍,最近成了欧洲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场讨论也波及到阿拉伯世界。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就着临时发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等)。
  B.“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他们的自行车,快快活活地玩一阵子好了。”
  C.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D.成都电视台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3•15”电视宣传活动,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二、文字阅读(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老子的最高审美境界,来自于修道时的“致虚守静”等内心体验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内审美境界。这种境界被庄子表述为“心斋,,.•坐忘”,具有所谓“虚室生白”的内审美效应。就先秦儒家而言,也有着相同的情况。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但最能代表孔子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还是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不改其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型的内审美,是一种内乐,备受儒家推崇。古希腊的柏拉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