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唐名家诗导读
张海鸥     唐名家诗导读目录

卢照邻
长安古意1
骆宾王
在狱咏蝉4 于易水送人一绝5
王勃
滕王阁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 山中8
杨炯
从军行8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9
陈子昂
感遇(其二)11 登幽州台歌11
贺知章
咏柳12 回乡偶书(其一)13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13
张九龄
感遇(其一)15 望月怀远15
王之涣
凉州词16 登鹳雀楼17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18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8 宿建德江19 春晓20 过故人庄20
王昌龄
从军行(选四首)21 出塞(其一) 23芙蓉楼送辛渐24 闺怨25 长信秋词(其三)25采莲曲(其二)26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7 少年行四首28 使至塞上29 汉江临眺30 终南山31 送元二使安西31 相思32 鹿柴32 竹里馆33 鸟鸣涧33 山居秋暝33 积雨辋川庄作34 送沈子福归江东34 观猎35 
崔颢
黄鹤楼36
王翰
凉州词(其一)37
高适
燕歌行38 
岑参
逢入京使39 春梦40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4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1
李白
峨眉山月歌44  渡荆门送别44  望庐山瀑布(其二)44  望庐山五老峰44 长干行(其一)45 赠孟浩然4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6 金陵酒肆留别46 春夜洛城闻笛47 嘲鲁儒47 望天门山48 南导体别儿童入京48 蜀道难49 大雅久不作50 齐有倜傥生51 西上莲花山51 月下独酌(其一)52 行路难(其一、三)52 梁甫吟54 将进酒55 梦游天姥吟留别56 上李邕57 沙丘城下寄杜甫58(附三诗:戏赠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59)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59 登金陵凤凰台5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0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61 哭晁卿衡6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4  独坐敬亭山65  送友人65 秋浦歌(其十四、十五)66 赠汪伦66 永王东巡歌(其二)67 早发白帝城67 江夏赠韦南陵冰68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69
杜甫
望岳71 房兵曹胡马71 画鹰72 赠李白72 饮中八仙歌73 春日忆李白74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75 兵车行76 丽人行78 前出塞(其六)79 醉时歌79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0 月夜83 悲陈陶83 春望84 哀江头84 北征85 曲江(其二)88   石壕吏89 新婚别90 赠卫八处士91 月夜忆舍弟92 梦李白二首92 天末怀李白93 蜀相94 江村94 狂夫95 客至9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6 不见97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98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98 赠花卿98 戏为六绝句(选一、二、五、六)99春夜喜雨10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1 绝句(其二)102 登楼102 旅夜书怀103 秋兴八首(其一)104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05 解闷(其七)106 阁夜106 登高107 江汉108 登岳阳楼108 江南逢李龟年109
张继
枫桥夜泊110
韩愈
山石111 答张十一功曹112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112 春雪113 调张籍114 晚春115 听颖师弹琴115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11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1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117 
元稹
古艳诗二首119 莺莺诗119 赠双文120(附:会真诗三十韵120、古决绝词三首121) 离思(其四)121(附:离思一、二、三、五122) 春晓122(附:杂忆诗五首122) 夜闲122 感小株夜合123 醉醒123 追昔游123 空屋题123 初寒夜寄卢子蒙123 城外回谢子蒙见谕124 旅眠124 除夜124 遣悲怀三首124 感梦125(附元和五年后在江陵之作:合衣寝、竹簟、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梦井、江陵三梦、张旧蚊帱、独夜伤怀赠呈张侍御、答友封见赠126—127) 六年春遣怀八首127 梦成之128 梦游春七十韵129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131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132 长恨歌133 放言五首(选一)136 琵琶行并序137 问刘十九139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140 李白墓140 暮江吟141 钱塘湖春行141 花非花141 蓝桥驿见元九诗142 赠元稹142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142(附元稹四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得乐天书、酬乐天频梦微之、重赠乐天) 燕子楼(组诗)143 大林寺桃花144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144 寄韬光禅师144
刘禹锡
蜀先主庙145 西塞山怀古146 金陵五题并序(选三首:石头城、乌衣巷、台城)146 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148 再游玄都观并引148 秋词二首14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149  潇湘神二首150  踏歌词四首150  竹枝词二首150  竹枝词九首并序151 浪淘沙九首152 杨柳枝词九首152
柳宗元
南涧中题155  入黄溪闻猿156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156  零陵早春156 江雪156 渔翁157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157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158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159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159 别舍弟宗一160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160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16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61
李贺
李凭箜篌引164 咏怀二首166 雁门太守行167 苏小小墓168  梦天169 浩歌170 秋来171 秦王饮酒172 南园十三首(其一、五、六、八)173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174   马诗(其四、五)176 老夫采玉歌176 致酒行177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四)178 赠陈商178 苦昼短179 江南弄180 神弦曲181 将进酒181
杜牧
郡斋独酌186 河湟188 过勤政楼189 念昔游(其一、三)190(附:自宣城赴官上京、和州绝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191 读韩杜集192 长安秋望193 登乐游原193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193 润州194 江南春194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195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195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196 九日齐山登高197 早雁197 赤壁198 泊秦淮198 题乌江亭199 寄扬州韩绰判官200 题商山四皓庙201 赠别二首201 遣怀202 叹花203 山行203 秋夕203 清明204
李商隐
初食笋呈座中206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207 夕阳楼207 安定城楼208 马嵬二首(其二)209 无题210 瑶池211 梦泽211 晚晴212 夜意212 过楚宫213 楚吟213 骄儿诗214 杜司勋216 流莺216 哭刘贲217(附:哭刘司户贲、哭刘司户二首)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218 西亭221 杜工部蜀中离席222 夜雨寄北222 柳223 忆梅223 天涯224 筹笔驿224 重过圣女祠225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227 齐宫词227 咏史228 隋宫229 隋宫229 风雨230 锦瑟231 无题233 无题234 无题四首(选二)234 有感236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236 霜月237 泪237 嫦娥239 为有239 乐游原240 花下醉241

后记

卢 照 邻
卢照邻(634?──685?),字升之,自号幽幽子,幽州范阳(今北京涿州)人。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并称初唐“四杰”。少从名师,及长,博学能文。初授邓王(李元裕)府典签,后(约661──663)迁益州新都(今属四川)尉。离蜀后染风疾,入太白山服丹养病,但病反加重,且贫困交加。后转居阳翟具茨山(今河南省禹县北)。病中坚持写作诗文。《新唐书》卷201卢本传载:卢病重时,“乃去具茨山下,贾园数十亩,疏颖水周舍,复预为墓,偃卧其中。……病既久,与亲属诀,自沉颖水。”
今存《幽幽子集》七卷,收诗近百首,各体文三十余篇。今人祝尚书著有《卢照邻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长 安 古 意①
长安大道连狭斜②,青牛白马七香车③。玉辇纵横过主第④,金鞭络绎向侯家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