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40字。
《雨巷》教学设计
小瑾
(教学目标)
1. 朗读本篇诗歌,理解其意象
2. 具体解析,把握意境的营造
3. 学会分析诗歌的结构,“三美”
4.,把握本课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背熟课文
5.让学生们学会感知,想象,体验,认知等潜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把握作者情感
2. 诗歌中各意象的含义
3. 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
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
2.启发法:通过图画进行引导启发
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4.演绎法:听音频,视频,老师朗诵,讲授知识点
5.问题法:通过一定量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对本文的思考探究,调动学生们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美的定义,对美的追求,而人们谈论美的话题中,总不乏对美女的欣赏与赞美,这是人们亘古不变的态度。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美女啊?喜欢什么样的呢?(自由发言),那你们还记得初中所学过的,古人描述自己心中渴求的女子的诗歌吗?有《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两首诗都向我们描绘了诗人所追求的美女形象——在水的另一边的美丽姣好的女子,那么,有没有同学们知道现当代有类似描写的诗歌?(自由谈论),好,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与之类似的现代诗歌,戴望舒先生所创作的《雨巷》,这首诗歌的风格与我们上节课所学习的《沁园春•长沙》截然不同,其被叶圣陶先生成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他亦因此诗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歌有什么值得人们对其评价如此之高呢?现在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6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雨巷》,看看诗人心目中所期盼的姑娘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她的?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内容教授
1.首先,大家一起聆听《雨巷》的诗歌朗诵音频,体会一下诗歌中的意境,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诗歌中的生字词的读音。(播放PPT)
2.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同学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读了这首诗之后,觉得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是怎么形容这姑娘的?
答:诗中描绘了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在雨中的巷子里,哀怨彷徨。这位姑娘结着愁怨,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惆怅,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这位同学在预习的时候很细心,总结能力也很强,回答得非常精准。诗中出现了一个十分独特的意象——丁香,这是现代诗歌中的,下面大家把书本翻到第9页,稍微了了解一下古代诗人们对丁香的描绘,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这几首诗,(“《代赠》李商隐”起)读完之后,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熟读甚至背诵这几首古诗,以便应用于日常名句交流,以及作文创作之中。将课本翻回第6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