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8140字。

  河南省许昌五校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请将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各小题请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按照题号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无效。
  2.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光纤通信
  光纤即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由内芯和包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称为包层,包层的作用就是保护光纤。实际上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不是单根的光纤,而是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光缆。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发展历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采用光纤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变革,美、日、英、法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不再建设电缆通信线路,而致力于发展光纤通信。我国光纤通信已进入实用阶段。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很广泛,主要用于市话中继线。光纤通信的优点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逐步取代电缆,得到广泛应用。长途干线通信过去主要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现已逐步使用光纤通信,并形成了占全球优势的比特传输方法。光纤通信还可用于全球通信网、各国的公共电信网(如我国的国家一级干线、各省二级干线和县以下的支线)、高质量彩色电视传输、工业生产现场监视和调度、交通监视控制指挥、城镇有线电视网、共用天线(CATV)系统等。
  (节选自《2009-2012年光纤通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光纤通信就是把声音等需要传送的信息变成电信号,再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通过光纤发送出去。
  B.光纤通信的优势明显,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不再建设电缆通信线路,而致力于发展光纤通信。
  C.光纤线径细、重量轻,原料为石英,不仅能节省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而且还能保护环境。
  D.由于本世纪因特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对大容量光波传输系统和网络有更为迫切的需求,所以光纤通信应运而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光纤通信具有其他通信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它更适合在特殊环境或军事上使用。
  B.光纤通信的发展虽然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但是它已经迅速地占领了不少市场份额。
  C.光纤通信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是因为光纤由非金属的石英介质材料构成,它是绝缘体,不怕雷电和高压。
  D.光纤通信在我国已进人实用阶段,它已经取代了长途干线通信靠电缆、卫星通信的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干线业务量和宽带需求量的增长,光纤通信的容量、功能和性能也将被赋予新的要求。
  B.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的优点,因此它使我们“用一条电话线传送一套电影”的想法成为现实。
  C.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与应用,它覆盖的面越来越广,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必将退出通信技术的历史舞台。
  D.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它将成为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俊传
  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
  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性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救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
  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其秋,大司马吴汉承[注]①弇(yǎn),人名。②朐(qú),古地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击顿丘,降三城     引:率领
  B.大司马吴汉承制拜俊为强弩大将军 制:制度
  C.八年,张步畔,还琅邪    畔:通“叛”,叛乱
  D.负海猾夏,盗贼之处    猾:扰乱
  5.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陈俊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
  ②困此虏者,将军策也
  ③吴汉言于帝日:“非陈俊莫能定此郡。”
  ④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缓九十余
  ⑤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
  ⑥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俊能征善战,在与敌人的屡次交战中,他都以所向披靡的气势大败敌军,致使有些盗贼对他闻风丧胆。
  B.陈俊也颇通管理之道,他带领军队驻守地方时,不仅扶贫济弱,惩恶扬善,而且军纪严明,不允许侵犯百姓的利益。
  C.对于一些情况复杂、难于治理的郡县,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陈俊可以平定,由此可见大家对他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D.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不仅有语言、动作描写,而且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性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5分)
  (2)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