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小题,约8260字,答案扫描。

  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阜盛(fù)  敕造(chì) 歆享(xīn)  模样(mó)
  B.朱拓(tà) 呜咽(yè)     绾着(wǎn)    嫡亲(dí)
  C.炮烙(pào) 瞋视(chēn)  吞噬(shì)    惫懒(bèi)
  D.懵懂(měng) 作揖(yī)    蹂躏(róu)    忖度(d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 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清衫湿
  C.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D.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下列各组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A.河内凶(荒年)    木直中绳(合乎)           声非加疾(快)
  B. 因遗策(沿袭)      赢粮而景从 (担负)        君子不齿(并列)
  C. 圣益圣(更加)    是亦走也(确实)    行为偏僻(偏激)
  D. 因为长句(创作 )   所守或匪亲(有的)         金石可镂(雕刻)
  二、名句名篇默写(10分)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10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2)                      ,以手扶膺坐长叹。(《蜀道难》)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登高》)
  (4)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东船西舫悄无言,                  (《琵琶行》)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
  (7)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8)                   。用心躁也。(《劝学》
  (9)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 __________。(《师说》)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2)非抗于九国之师(    )
  (3)度长絜大(    )             (4)序八州而朝同列(    )
  6.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小学而大遗           B.以为桂林、象郡
  C.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7. 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 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意在直接点出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的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8. 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4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